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投袂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投袂

投袂

【拼音】:tóu mèi

【注音】:ㄊㄡˊㄇㄟˋ

【结构】:投(左右结构)袂(左右结构)

【简体】:投袂

【繁体】:投袂

解释

词语解释投袂tóumèi。(1)挥袖,甩袖表示立即行动。

基础解释[throwupone/'ssleeves]挥袖,甩袖表示立即行动。应元投袂起。

引证解释⒈甩袖。形容激动奋发。引《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后汉书·朱浮传》:“昔楚宋列国,俱为诸侯。庄王以宋执其使,遂有投袂之师。”李贤注:“投袂,奋袂也,言其怒也。”《旧唐书·郑畋传》:“而畋衝冠怒髮,投袂治兵,罗剑戟於罇前,练貔貅於閫外。”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下官闻变投袂,泣血禡牙。”辕孙《露西亚虚无党》绪言“邦人君子,有念我者乎,盍亦投袂而兴哉!”亦用以形容舞姿。晋陆机《文赋》:“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絃而遣声。”

网络解释投袂投袂,读音tóumèi,汉语词语。挥袖,甩袖表示立即行动。出自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综合释义甩袖。形容激动奋发。《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后汉书·朱浮传》:“昔楚宋列国,俱为诸侯。庄王以宋执其使,遂有投袂之师。”李贤注:“投袂,奋袂也,言其怒也。”《旧唐书·郑畋传》:“而畋衝冠怒髮,投袂治兵,罗剑戟於罇前,练貔貅於閫外。”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下官闻变投袂,泣血禡牙。”辕孙《露西亚虚无党》绪言“邦人君子,有念我者乎,盍亦投袂而兴哉!”亦用以形容舞姿。晋陆机《文赋》:“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絃而遣声。”投袂[tóumèi]甩袖。形容奋发而立即行动。《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履及于室皇。」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暴秦欺,正当骑虎雌雄势,全赖君家一解围。须投袂。」

网友释义tóumèi(ㄊㄡˊㄇㄟˋ)◎投袂tóumèi[throwupone/'ssleeves]挥袖,甩袖表示立即行动。应元投袂起。——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汉语大词典甩袖。形容激动奋发。《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后汉书·朱浮传》:“昔楚宋列国,俱为诸侯。庄王以宋执其使,遂有投袂之师。”李贤注:“投袂,奋袂也,言其怒也。”《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治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下官闻变投袂,泣血祃牙。”辕孙《露西亚虚无党》绪言“邦人君子,有念我者乎,盍亦投袂而兴哉!”亦用以形容舞姿。晋陆机《文赋》:“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

国语辞典甩袖。形容奋发而立即行动。

辞典修订版甩袖。形容奋发而立即行动。《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履及于室皇。」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暴秦欺,正当骑虎雌雄势,全赖君家一解围。须投袂。」

其他释义1.甩袖。形容激动奋发。

投袂造句更多 >>

1.阎尔梅哀痛万端,在各地抗清志士纷纷揭竿而起的情况下,他愤然投袂荷戈,在家乡组织了七千人的抗清队伍。

2.面对惨绝人寰的暴行,他投袂而起,愤怒揭露了法西斯的豺狼本性。

3.玉麟感奋,投袂而起,遂入曾营,佐理军务。

4.孝武皇帝释位泣血,纠义入讨,投袂戎首,亲戮鲸鲵,九服还辉,两仪更造。

5.昔国步初屯,兵缠魏阙,群后释位,投袂勤王。

6.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7.当然也是,回回不能尽读,投袂起身,我得出门走走,因为这些信,太煽动了。

8.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

9.大家讨论半天没有结果,庄长老投袂而起,果断说道:“我们去都府!”。

10.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陆机

字义分解

读音:tóu

[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读音:mèi

[mèi]

袖子:联~(聚在一起)。分~(分手,离别)。

投袂相关成语

投袂相关词语

上一个:左袂

下一个:手袂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