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痴獃
【拼音】:mài chī dāi
【结构】:卖(上下结构)痴(半包围结构)獃(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宋时吴中民俗,除夕小儿绕街呼叫卖痴卖呆。意谓将痴呆转移给别人。元高德基《平江纪事》:“吴人自相呼为獃子,又谓之苏州獃。每岁除夕,群儿绕街呼叫云:‘卖痴獃,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獃,见卖儘多送,要赊随我来。’”
基础解释将痴呆转移给别人。
读音:mài
[mài]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读音:chī
[chī]
(1)(形)傻;愚笨。
(2)(形)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
(3)(形)〈方〉由于某种事物影响变傻了的;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