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茧
【拼音】:tàn chūn jiǎn
【注音】:ㄊㄢˋㄔㄨㄣㄐ一ㄢˇ
【结构】:探(左右结构)春(上下结构)茧(上下结构)
【繁体】:探春繭
词语解释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基础解释见/'探官茧/',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引证解释⒈见“探官茧”。
网络解释探春茧词语解释
网友释义词语解释探春茧(探春茧)见“探官茧”。
汉语大词典见“探官茧”。《汉语大词典》:探官茧(探官茧) 拼音:tànguānjiǎn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探官》:“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人日》:“《岁时杂记》:‘人日,京都贵家造面茧,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馂馅也。名曰探官茧。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茧。馅中置纸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宋范成大《两头纤纤》诗之一:“两头纤纤探官茧,半白半黑鹤氅缘。”
其他释义1.见'探官茧'。
读音:tàn
[tàn]
(1)(动)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2)(动)做侦察工作的人:~子。
(3)(动)看望:~望|~病。
(4)(动)向前伸出头或上体:~头~脑|~身。
(5)(动)〈方〉过问:~询|~讨。
读音:chūn
[chūn]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