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
【拼音】:wài gǔ
【注音】:ㄨㄞˋㄍㄨˇ
【结构】:外(左右结构)骨(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指龟类的甲壳。外骨[wàigǔ]⒈指龟类的甲壳。
引证解释⒈指龟类的甲壳。参见“内骨”。引《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郑玄注:“外骨,龟属;内骨,蟞属。”
网络解释外骨外骨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àigǔ,出自《周礼·考工记·梓人》。
网友释义外骨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àigǔ,出自《周礼·考工记·梓人》。
汉语大词典指龟类的甲壳。《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郑玄注:“外骨,龟属;内骨,蟞属。”参见“内骨”。
其他释义1.指龟类的甲壳。
1.几丁质:一种基本上为含氮多聚糖的保护性半透明坚硬物质,是节肢动物外骨骼和某些真菌类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
2.所有吉奥诺西斯人都长着坚硬的壳质外骨骼,长脸,节肢,使用一种奇怪的像是发出嘀哒声的语言。
3.典型的甲壳类动物都会有一个蓝绿色到浅灰色过渡的外骨骼,有时会呈现出棕色或者橄榄绿色,有一点点红色在上面。
4.由于外骨骼信息藕合的双向性,双向控制是带有反馈的遥操作系统的基本控制结构,其通常是以的形式进行藕合的。
5.毕竟,傅雪峰手上可是有着十几条人命,杀死过大圆满武者,破碎过外骨骼武装的强人,他的地位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几乎堪比一市之长。
6.用组织学方法初步研究了罗氏沼虾雌体腹肢外骨骼的结构。
7.受到损害最严重的包括蛤蚌和石笔海胆,它们的外骨骼在高水平的二氧化碳环境下溶解了。
8.在底部生活的海洋动物,如:龙虾和珊瑚虫,被包裹在由碳酸钙构成的外壳或外骨骼内。
9.另外,骨中还有骨髓、骨内膜和骨外膜、神经、血管和软骨等。
10.硬壳,背甲,头胸甲一种硬骨质或甲壳质外部覆盖物,如海龟融为一体的背部板形器官,或甲壳纲动物覆盖头胸部的外骨骼部分。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