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
【拼音】:dāng dào
【注音】:ㄉㄤㄉㄠˋ
【词性】:动词。
【结构】:当(上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简体】:当道
【繁体】:當道
词语解释当道dāngdào。(1)掌握权力,多指坏人掌权。(2)有时也指掌权的人。当道[dāngdào]⒈路中间。例别在当道站着。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英standintheway;blocktheway;当道[dāngdào]⒈掌握权力,多指坏人掌权。例坏人当道,好人受害。英beinpower;⒉有时也指掌权的人。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基础解释(名)路中间:~停着一辆大卡车。②(动)掌握政权(含贬义):奸佞~。③(名)旧时指掌握政权的大官:取悦于~。
引证解释⒈挡路。引《史记·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徐特立《公园设立管见》:“更用园丁数人,辟治当道的榛芜。”⒉指在路上。引汉东方朔《七谏·初放》:“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唐柳宗元《牛赋》:“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宋方岳《独往》诗:“不肯避人当道笋,相看如客对门山。”⒊执政;掌权。引唐韩愈《答窦秀才书》:“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之九:“寻以移守南都,苦於当道,颇闕修问,徒切瞻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大率与当时当道名公同意,崇程朱而斥陆王,以‘打僧駡道’为唯一盛业。”⒋指执政者;掌权者。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当道怕某等在内地生事,作成我们穿件蓝袍,做了个秀才。”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曹恣情不讳,触怒诸当道。”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我看施君也未必真研究过《文选》,不过以此取悦当道。”⒌车前草的别名。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车前》:“陆璣《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跡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⒍合于正道。引《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赵岐注:“言君子事君之法牵引其君以当正道者仁也。”朱熹集注:“当道,谓事合於理。”宋俞文豹《吹剑录》:“孟子而有尊王之心,欲引其君以当道。”《文献通考·经籍一》:“孟氏以儒术游於诸侯,思济天下之溺,而引时君於当道者,至拳拳也。”
网络解释当道当道,指挡路;执政;掌权。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综合释义挡路。《史记·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徐特立《公园设立管见》:“更用园丁数人,辟治当道的榛芜。”指在路上。汉东方朔《七谏·初放》:“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唐柳宗元《牛赋》:“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宋方岳《独往》诗:“不肯避人当道笋,相看如客对门山。”执政;掌权。唐韩愈《答窦秀才书》:“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之九:“寻以移守南都,苦於当道,颇闕修问,徒切瞻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大率与当时当道名公同意,崇程朱而斥陆王,以‘打僧駡道’为唯一盛业。”指执政者;掌权者。《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当道怕某等在内地生事,作成我们穿件蓝袍,做了个秀才。”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曹恣情不讳,触怒诸当道。”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我看施君也未必真研究过《文选》,不过以此取悦当道。”车前草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车前》:“陆璣《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跡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合于正道。《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赵岐注:“言君子事君之法牵引其君以当正道者仁也。”朱熹集注:“当道,谓事合於理。”宋俞文豹《吹剑录》:“孟子而有尊王之心,欲引其君以当道。”《文献通考·经籍一》:“孟氏以儒术游於诸侯,思济天下之溺,而引时君於当道者,至拳拳也。”
网友释义当道,指挡路;执政;掌权。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汉语大词典(1).挡路。《史记·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徐特立《公园设立管见》:“更用园丁数人,辟治当道的榛芜。”(2).指在路上。汉东方朔《七谏·初放》:“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唐柳宗元《牛赋》:“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宋方岳《独往》诗:“不肯避人当道笋,相看如客对门山。”(3).执政;掌权。唐韩愈《答窦秀才书》:“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之九:“寻以移守南都,苦于当道,颇阙修问,徒切瞻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大率与当时当道名公同意,崇程朱而斥陆王,以‘打僧骂道’为唯一盛业。”(4).指执政者;掌权者。《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当道怕某等在内地生事,作成我们穿件蓝袍,做了个秀才。”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曹恣情不讳,触怒诸当道。”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我看施君也未必真研究过《文选》,不过以此取悦当道。”(5).车前草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车前》:“陆玑《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合于正道。《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赵岐注:“言君子事君之法牵引其君以当正道者仁也。”朱熹集注:“当道,谓事合于理。”宋俞文豹《吹剑录》:“孟子而有尊王之心,欲引其君以当道。”《文献通考·经籍一》:“孟氏以儒术游于诸侯,思济天下之溺,而引时君于当道者,至拳拳也。”
国语辞典拦阻道路。当道[dāngdào]⒈拦阻道路。引《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⒉路的中间。引《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见一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⒊居要位。指掌握政权的人。引《后汉书·卷五六·张晧传·附张纲》:「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儒林外史·第一〇回》:「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所以这些当道大人,俱蒙相爱。」
辞典修订版拦阻道路。《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路的中间。《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见一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居要位。指掌握政权的人。《后汉书.卷五六.张晧传.附张纲》:「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儒林外史.第一零回》:「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所以这些当道大人,俱蒙相爱。」
辞典简编版人站在路中,挡住道路。 【造句】他当道拦车,险象环生。掌握政权。 【造句】明朝末年宦官当道,朝纲不振。
法语au milieu de la route、détenir le pouvoir
其他释义①在道路中间:有狼当道,人立而啼。②执政当权:奸佞当道,忠良蒙冤。③执掌政权的人:恣情不讳,触怒诸当道。
1.细处着手,大处育人;严字当道,爱心贯通;和谐共处,携手奋进!
2.冬至养生有道,分享给你可好?保暖从脚开始,每晚热水泡泡,运动动中求静,微微出汗就好,饮食补充津液,莲藕萝卜当道,养心宽厚畅达,不为琐事烦恼,温馨关怀送到,愿你健康安好!
3.大雪冷风呼啸,养生我有妙招,经常开窗通风,健脑提神良方,晨起热粥当道,别忘放点红枣,晚餐牛羊肉汤,御寒养胃首要,体育锻炼别少,小心偷偷长膘。温馨关怀送到,愿你健康安好!
4.在黑暗年代里豺狼当道;老百姓衣食无着;无法生存。
5.那一年,意甲七姐妹如日中天,德甲豪强傲视群雄,西甲高唱黑马当道,英超遭遇红魔霸权。
6.大雪节气到,关怀心头绕,添衣又加帽,保暖别感冒,睡足饭吃饱,熬夜尽量少,温补正当道,牛肉加红枣,锻炼需坚持,快走和慢跑,叮嘱已送到,愿你身体好!
7.可是在她懂得这些道理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喜欢一个人,是如此地反复无常、难以自持。她就是妒忌,就是无法自拔,就是酸涩难当。道理救不了她。
8.人们没有自然界高明。不信,你看:当道路疲倦的时候,就塞车。当办公室疲倦的时候,就推诿和没有效率。当组织者疲倦的时候,就出现混乱和不公。
9.说着对身后伴当道你先赶上山去,让孩儿们放翻两头牛,两匹马,准备酒宴,再让山寨孩儿们都到聚义厅拜见史进哥哥。
10.莫让:盗版当道,原创消失!李宫俊。
读音:dāng,dàng
[dāng]
[ dāng ]1. 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4.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g)。
6. 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7. 抵敌:万夫不当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当何罪。
9. 顶端,头:瓦当。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dàng ]1. 合宜:恰当。适当。妥当。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当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4. 认为:我当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当日。当年。当世。
6. 吃亏,受骗:上当。
7. 抵押: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