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宫
【拼音】:rén shòu gōng
【注音】:ㄖㄣˊㄕㄡˋㄍㄨㄥ
【结构】:仁(左右结构)寿(半包围结构)宫(上下结构)
【繁体】:仁壽宮
词语解释宫殿名。仁寿宫[rénshòugōng]⒈宫殿名。
引证解释⒈宫殿名。隋开皇十三年建,唐贞观五年改为九成宫。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境内。引《隋书·高祖纪下》:“﹝开皇﹞十三年……二月丙子,詔营仁寿宫。”《旧唐书·地理志一》:“义寧元年,於仁寿宫置凤栖郡及麟游县……太宗改仁寿宫为九成宫。”
网络解释仁寿宫仁寿宫,位于陕西省麟游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二月始建,开皇十五年三月竣工,是隋文帝杨坚的避暑离宫。入唐后改称九成宫。
综合释义宫殿名。隋开皇十三年建,唐贞观五年改为九成宫。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境内。《隋书·高祖纪下》:“﹝开皇﹞十三年……二月丙子,詔营仁寿宫。”《旧唐书·地理志一》:“义寧元年,於仁寿宫置凤栖郡及麟游县……太宗改仁寿宫为九成宫。”仁寿宫[rénshòugōng]
汉语大词典宫殿名。隋开皇十三年建,唐贞观五年改为九成宫。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境内。《隋书·高祖纪下》:“﹝开皇﹞十三年……二月丙子,诏营仁寿宫。”《旧唐书·地理志一》:“义宁元年,于仁寿宫置凤栖郡及麟游县……太宗改仁寿宫为九成宫。”
其他释义1.宫殿名。隋开皇十三年建,唐贞观五年改为九成宫。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境内。
1.九成宫原是隋文帝的仁寿宫,经唐太宗修复后改名为九成宫,宫内有一醴泉为周围罕见的水源,是以立碑纪念。
读音:rén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
读音:shòu
[shòu]
(1)(名)活得岁数大;长命
(2)(名)年岁;生命:长~|~命。
(3)(名)寿辰:做~|~面。
(4)(名)婉辞;生前预备的;装殓死人的:~材|~衣。
(5)(名)姓。
读音:gōng
[gōng]
1.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殿。行~。故~。东~。
2.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月~。蟾~。
3.庙宇的名称:碧霞~。雍和~。
4.群众文化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少年~。民族~。劳动人民文化~。
5.指子宫:~颈。刮~。~外孕。
6.姓。
7.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见〖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