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阑
【拼音】:zhū lán
【注音】:ㄓㄨㄌㄢˊ
【结构】:猪(左右结构)阑(半包围结构)
【繁体】:豬闌
词语解释见“猪栏”。猪阑[zhūlán]⒈见“猪栏”。
基础解释见“[[猪栏]]”。
引证解释⒈见“猪栏”。
汉语大词典见“猪栏”。《汉语大词典》:猪栏(猪栏) 拼音:zhūlán亦作“猪阑”。即猪圈。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晋有一士人,姓王……见埭上有一女子,年十七八,便呼之留宿。至晓,解金铃系其臂。使人随至家,都无女人,因逼猪栏中,见母猪臂有金铃。”《晋书·华廙传》:“廙栖迟家巷垂十载……与陈协共造猪阑于宅侧,帝尝出视之,问其故,左右以实对,帝心怜之。”元杨瑀《山居新话》:“杭州盐商施生者,至正八年,其家猪栏中母猪自啖其子。”参见“猪圈”。
其他释义1.见'猪栏'。
读音:zhū
[zhū]
(名)哺乳动物;鼻和口都长;耳朵大;是人类大量饲养以供食用的一种家畜:~草|~场|~肝|~革|~倌|~獾|~圈|~栏|~肉|~舍|~蹄|~头|~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