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拍虎
【拼音】:zhōu lóng pāi hǔ
词语解释1.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使做假,被揭穿后仍逃之夭夭;2.指社会公信力缺失;典故:3.《史记?周正龙列传》:“周氏正龙者,秦地金州镇坪人也...正龙置彼画于深山密林中,遮淹修饰,远近数码摄之,得虎照数十副.照中虎卧于林下,双目炯炯,俨然真大虫也.归而献之县官,官喜,遂呈上官,州府台阁皆不疑,布之互联网,传告天下,厚赏正龙.网民见之,咸以为假,有好事者遍搜天下旧年画,果得虎照原画,多不可数,遂引网友竞相怒骂之,责之专家达六人者.正龙之谋遂败焉,天下皆以为耻.然正龙者皮之浑厚,尤在脸部,故其置之坦然,后因。
基础解释指社会公信力缺失。
读音:zhōu
[zhōu]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pāi
[pāi]
(1)(动)用手掌拍打:~打|~手。
(2)(动)浪涛冲击:惊涛~岸。
(3)(名)(~子、~儿)拍打东西的用具:蝇~儿。
(4)(名)(~子)音乐中;计算音乐历时长短的单位:合~|节~。
(5)(动)拍摄。
(6)(动)发(电报)等。
(7)(动)〈口〉拍马屁:溜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