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长继短
【拼音】:jué cháng jì duǎn
【注音】:ㄐㄩㄝˊㄔㄤˊㄐ一ˋㄉㄨㄢˇ
【词性】:成语。
【简体】:绝长继短
【繁体】:絕長繼短
词语解释见“绝长补短”。绝长继短[juéchángjìduǎn]⒈见“绝长补短”。
基础解释见“[[绝长补短]]”。
引证解释⒈见“絶长补短”。解释: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引出处:《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毫,绝长继短。”
综合释义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绝长继短[juéchángjìduǎn]移多补少。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亦作绝长补短。
网友释义绝长继短,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用长处补短处,出处是《墨子·非命上》。
国语辞典移多补少。《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也作「绝长补短」。绝长继短[juéchángjìduǎn]⒈移多补少。也作「绝长补短」。引《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成语解释绝长继短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移多补少。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亦作绝长补短。
出处《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毫,绝长继短。”
其他释义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读音:jué
[jué]
(1)(动)断绝:~交|~缘|隔~|拒~|络绎不~。
(2)(动)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斩尽杀~|法子都想~了。
(3)(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壁|~处逢生。
(4)(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技|他的书画可称双~。
(5)(副)极;最:~大多数|~大部分。
(6)(副)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无此意。
(7)(名)绝句:五~|七~。
读音:cháng,zhǎng
[cháng]
[ cháng ]1. 两端的距离: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 zhǎng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读音:jì
[jì]
(1)(动)继续;接续。~任|中~线|前赴后~。
(2)(动)继而:初感头晕;~又吐泻。
读音:duǎn
[duǎn]
(1)(形)两端之间距离小。
(2)(动)缺少;欠:理~。
(3)(名)缺点:取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