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颜标
【拼音】:cuò rèn yán biāo
【注音】:ㄘㄨㄛˋㄖㄣˋ一ㄢˊㄅ一ㄠ
【词性】:成语。
【简体】:错认颜标
【繁体】:錯認顏標
词语解释形容懵懂浅陋。⒈形容懵懂浅陋。
综合释义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错认颜标[cuòrènyánbiāo]修订本参考资料: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
国语辞典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错认颜标[cuòrènyánbiāo]⒈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成语解释错认颜标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读音:cuò
[cuò]
(1)(形)不对;过失:~字。
(2)(形)交叉:~落。
(3)(动)互相摩擦:~牙。
(4)(动)岔开;相互避让:~开。
(5)(形)坏、差(用于否定式):这个戏挺不~。
(6)(名)磨玉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
(7)(动)打磨玉石:攻~。
(8)涂饰镶嵌(金、银等):~金。
读音:rèn
[rèn]
(1)(动)认识;分辩:~字|~清是非。
(2)(动)跟本来没有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老师。
(3)(动)表示同意;承认:~可|~输|~错儿。
(4)(动)认吃亏(后面要带‘了’):你不用管;这事我~了。
读音:yán
[yán]
(1)(名)脸;脸上的表情:容~|和~悦色|笑逐~开。
(2)(名)体面;面子:无~见人。
(3)(名)颜色:~料|五~六色。
(4)(名)姓。
读音:biāo
[biāo]
(1)(名)〈书〉树木的末梢。
(2)(名)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不如治本。
(3)(名)标志;记号:商~。
(4)(名)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上问号。
(5)(名)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
(6)(名)旧时用比价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投~。
(7)(名)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