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逸群之才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逸群之才

逸群之才

【拼音】:yì qún zhī cái

【注音】:一ˋㄑㄨㄣˊㄓㄘㄞˊ

【词性】:成语。

【简体】:逸群之才

【繁体】:逸群之才

解释

词语解释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⒈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

网友释义逸群之才是汉语词汇,拼音yìqúnzhīcái,出自《中论·虚道》。

国语辞典超出众人的才能。逸群之才[yìqúnzhīcái]⒈超出众人的才能。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唐·杨烱〈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有如荀羡,独负逸群之才;不学江逌,空有连鸡之喻。」成语解释逸群之才

辞典修订版超出众人的才能。《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唐.杨烱〈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有如荀羡,独负逸群之才;不学江逌,空有连鸡之喻。」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超出众人的才能。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唐˙杨烱˙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有如荀羡,独负逸群之才;不学江逌,空有连鸡之喻。

出处汉·徐幹《中论·虚道》:“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

逸群之才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王佐之才 惊才风逸

逸群之才造句更多 >>

1.此时众人心内皆以为,所谓逸群之才,便合该形容这样的人物。 

2.技艺精湛,文采出众,通人情,明道理,弘毅宽厚,逸群之才……像这样的年轻人,江湖上何止成千上万。

3.弦口中所言星君,正是身侧那长得魁梧的男子,一看便知是位逸群之才

4.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5.夫夫有逸群之才,人人有优赡之智。

6.此时众人心内皆以为,所谓逸群之才,便合该形容这样的人物。(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字义分解

读音:yì

[yì]

(1)(形)安乐;安闲:安~|以~待劳|一劳永~。

(2)(动)逃跑:奔~|逃~。

(3)(动)避世隐居:隐~|~居。

(4)(动)散失;失传:~文|~书|~事|~闻。

(5)(动)超过一般:超~|~群。

读音:qún

[qún]

(1)(名)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鸡~|建筑~。

(2)(形)成群的:峰~|~居。

(3)(名)众多的人:~言堂|~策~力。

(4)(量)成群的人或东西:一~孩子|一~马。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cái

[cái]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

上一个:逸才

下一个:隐才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