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
【拼音】:bù zì liàng lì
【注音】:ㄅㄨˋㄗˋㄌ一ㄤˋㄌ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不自量力
【繁体】:不自量力
词语解释同“不自量”。
基础解释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说自不量力。
综合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网友释义不自量力,中国汉语成语,意即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说自不量力。量:估量。形容对自己估计过高。
国语辞典过于高估自己,不知衡量自己的能力。《东周列国志.第八○回》:「东海役臣句践,不自量力,得罪边境。」也作「自不量力」。
辞典修订版过于高估自己,不知衡量自己的能力。《东周列国志.第八零回》:「东海役臣句践,不自量力,得罪边境。」也作「自不量力」。
辞典简编版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造句】他竟然敢大放厥词,批评学者专家,真是不自量力。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过于高估自己,不知衡量自己的能力。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东海役臣句践,不自量力,得罪边境。亦作自不量力。
典故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出处宋·范仲淹《上吕相公书》:“是则系国家之安危;生民之性命;某岂可不自量力。”
其他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1.给自己随便找个理由,向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的还手直至死方休。
2.仍不明白,身边的年轻人,给自己随便找个理由,向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的还手,直至死方休。
3.向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的还手直至死方休。
4.可是恰恰相反,那个骗子却神气活现,安然无恙。他们原打算把誓言抛到一边,去救那个遭陷害的可怜人,见此情景,却更加犹豫不决了。再加上那个坏蛋一定卖身投靠了魔鬼撒旦,很显然同他们斗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5.两个不自量力的安森人试图绑架奥菲,这是他们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6.尽管我们已经不自量力、超额举债,而且也有人棒喝警示过我们,可我们心里清楚终有一天我们还会再去那么做的。
7.石老爷子果然金石不渝,难怪别人都说您有点石成金之功,晚辈不自量力,蜻蜓撼石,万望老爷子恕罪。
8.这也太不自量力了呀!突然奥文又反驳到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死神一直很精明,不可能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来。
9.他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部鸿篇巨著,传之不朽,这无异于夸父逐日,实在是不自量力。
10.他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部鸿篇巨著,传之不朽,这无异于夸父追日,实在是不自量力。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zì
[zì]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读音:liáng,liàng
[liàng]
[ liáng ]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量布。用斗量米。车载斗量。量体温。
2. 估量:思量。打量。
[ liàng ]1.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3. 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4. 估计,审度:量力。量入为出。
读音:lì
[lì]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