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年历岁
【拼音】:yú nián lì suì
【注音】:ㄩˊㄋ一ㄢˊㄌ一ˋㄙㄨㄟˋ
【词性】:成语。
【繁体】:逾年歷歲
词语解释亦作'逾年历岁'。谓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基础解释亦作/'逾年历岁/',亦作/'逾年历岁/'。谓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引证解释⒈亦作“踰年歷岁”。谓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引《战国策·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万之众攻战,踰年歷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汉语大词典亦作“踰年历岁”。谓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战国策·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万之众攻战,踰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其他释义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1.发百万之众,而攻人国,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今不费寸兵斗粮,得十七城,此莫大之利,不可失也!
读音:yú
[yú]
(1)(动)超过:~常|~期|~限|年~古稀|不可~越。
(2)(副)更加:~甚。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读音:lì
[lì]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
读音:suì
[suì]
(1)岁星。
(2)(名)年:~末|年~。
(3)(名)〈书〉年成:丰~|歉~。
(4)(量)表示年龄的单位: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