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弟子
【拼音】:rù shì dì zǐ
【注音】:ㄖㄨˋㄕˋㄉ一ˋㄗˇ
【词性】:成语。
【简体】:入室弟子
【繁体】:入室弟子
词语解释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入室弟子[rùshìdìzǐ]⒈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
引证解释⒈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参见“入室”。引《晋书·外戚传·杨轲》:“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云笈七籤》卷七四:“南岳真人告曰:‘吾昔有入室弟子,仙子赵成子者。’”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天渊名清濬,台之黄岩人,古鼎铭公之入室弟子。”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八章:“罗云、法安,史载其各有入室弟子十人。”
综合释义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晋书·外戚传·杨轲》:“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云笈七籤》卷七四:“南岳真人告曰:‘吾昔有入室弟子,仙子赵成子者。’”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天渊名清濬,台之黄岩人,古鼎铭公之入室弟子。”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八章:“罗云、法安,史载其各有入室弟子十人。”参见“入室”。入室弟子[rùshìdìzǐ]「入室弟子」是指能领会老师思想精髓的学生。由外走进屋舍,必须先进门,然后上厅堂,最后才能进入内室,所以孔子曾以「入门」、「升堂」和「入室」来比喻领会师说的深浅。〔论语.先进〕中孔子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就是比喻子路学道的造诣已有相当程度,不过尚未达到最高的境界。
网友释义《论语·先进》篇,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思是:孔子说“子路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因此“入室”含有领会、精悉师父所受技艺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晋书·外戚传·杨轲》:“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云笈七签》卷七四:“南岳真人告曰:‘吾昔有入室弟子,仙子赵成子者。’”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浚公还四明序》:“天渊名清浚,台之黄岩人,古鼎铭公之入室弟子。”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八章:“罗云、法安,史载其各有入室弟子十人。”参见“入室”。
国语辞典正式磕头拜师、得师傅真传的徒弟。入室弟子[rùshìdìzǐ]⒈正式磕头拜师、得师傅真传的徒弟。引《晋书·卷九四·隐逸传·杨轲传》:「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成语解释入室弟子
辞典修订版正式磕头拜师、得师傅真传的徒弟。《晋书.卷九四.隐逸传.杨轲传》:「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正式磕头拜师、得师傅真传的徒弟。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杨轲传: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
其他释义1.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
近义词 得意门生
1.文丑丑的话使得雄霸心情无比舒畅,笑道“丑丑,明日午时三刻,招集所有弟子,我要当众宣布收取五名入室弟子”。
2.不瞒洛凡师兄,我对上那人确实没有必胜的把握,此人名叫周啸天,严烈的入室弟子,实力定是不弱。
3.但当他发现萧毅具备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奇才般的资质后,顿时改变了注意,破格让萧毅入学,并作为他的入室弟子进行重点培养。
4.大人,草民自幼孤寒,幸得少年时遇见明州四明山雪窦寺契此大师,收我为俗家入室弟子,教授我一身好武艺。
5.同样是入室弟子,他们花了整整数十年才修到了虚丹期,可是他入门才仅仅十年便已经结成金丹,二十年后更是到达了金丹期巅峰。
6.如今童子倒是不需要了,贫道现在有四名入室弟子,如今老道欲收留你作第五位弟子,你可愿意啊?
7.你出身贫寒,少时被卿华刀尊者相中,收为入室弟子,学得一身高深道行,如今攀龙附凤,飞黄腾达,竟然忘了本,学得爱富嫌贫、市侩势利。
8.入室弟子和记名弟子比起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不时的得到师父开小灶,私相授受。
9.红芷师姐,你为何现在才去太虚峰论道那,往年不是你们这些入室弟子去的最早吗?
10.本期沙龙邀请到了中国著名导演、制片人张纪中与希腊学者爱娃帕帕兹进行了探讨,由国学讲师、刘兰芳入室弟子王封臣担任主持、曹秀媛担任翻译。
读音:rù
[rù]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读音:shì
[shì]
(1)(名)屋子:教~|卧~。
(2)(名)机关、乡镇、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
(3)(名)妻子:继~。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dì
[dì]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