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室
【拼音】:xiào shì
【注音】:ㄒ一ㄠˋㄕˋ
【结构】:校(左右结构)室(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校室[xiàoshì]⒈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
引证解释⒈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引《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汉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中里为校室……十月事讫,父老教於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其有秀者移於乡学。”章炳麟《訄书·禁烟草》:“犯禁,三亩者伏通衢,五亩捶,十亩罚白金五两,二十亩官笞之,没其地,入里校室。”
网络解释校室xiàoshìㄒㄧㄠˋㄕㄧˋ
汉语大词典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汉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中里为校室……十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其有秀者移于乡学。”章炳麟《訄书·禁烟草》:“犯禁,三亩者伏通衢,五亩捶,十亩罚白金五两,二十亩官笞之,没其地,入里校室。”
其他释义1.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
1.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先后在学校室外司令台和大礼堂内正式演出。
读音:xiào,jiào
[xiào]
[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读音:shì
[shì]
(1)(名)屋子:教~|卧~。
(2)(名)机关、乡镇、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
(3)(名)妻子:继~。
(4)(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