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
【拼音】:shā hài
【注音】:ㄕㄚㄏㄞˋ
【词性】:动词。
【结构】:杀(上下结构)害(上中下结构)
【简体】:杀害
【繁体】:殺害
词语解释杀害shāhài。(1)杀死。(2)害死。杀害[shāhài]⒈杀死。例杀害无辜。英kill;⒉害死。例惨遭杀害。英murder;
基础解释(多为了不正当目的)杀死;害死。
引证解释⒈谓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杀人致死。引《后汉书·董卓传》:“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唐刘知几《史通·暗惑》:“毒味经时,无復杀害。”《英烈传》第六一回:“决不许妄行杀害,荼毒生灵。”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六日》:“人家不会杀害她们,她们没有罪。”
网络解释杀害杀害,指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杀人致死。
综合释义谓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杀人致死。《后汉书·董卓传》:“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唐刘知几《史通·暗惑》:“毒味经时,无復杀害。”《英烈传》第六一回:“决不许妄行杀害,荼毒生灵。”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六日》:“人家不会杀害她们,她们没有罪。”
汉语大词典谓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杀人致死。《后汉书·董卓传》:“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唐刘知几《史通·暗惑》:“毒味经时,无复杀害。”《英烈传》第六一回:“决不许妄行杀害,荼毒生灵。”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六日》:“人家不会杀害她们,她们没有罪。”
国语辞典以不正当理由而将人杀死。杀害[shāhài]⒈以不正当理由而将人杀死。引《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近残害
辞典修订版以不正当理由而将人杀死。《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
辞典简编版宰杀加害。 【造句】歹徒连续杀害数人,被法官处以极刑。
法语tuage
其他释义1.谓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杀人致死。
1.那个人竟丧心病狂的杀害了他的亲生父母。
2.当时,凡稍有骨气的人,都受到李林甫的排斥或杀害。
3.穷凶极恶的狗特务,竟然用刺刀杀害了无辜的小萝卜头。
4.听到歹徒杀害孩子,人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凶犯。
5.侵略者残无人道地杀害了大批黎民百姓。
6.希特勒使用残酷的手段杀害了无数犹太人。
7.反动派杀害了他的爹娘,这血海深仇一定要报。
8.鲁迅先生听到爱国青年遭受反动派杀害的消息,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一篇篇战斗的杂文。
9.看到战友被敌人杀害,他的眼中迸射出仇恨的目光。
10.国家严禁猎捕杀害珍稀野生动物,违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读音:shā
[shā]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煞”
(7)(动):~笔|~尾。
读音:hài
[hài]
1.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2.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3.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4. 发生疾病:害眼。
5.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6. 杀死:杀害。遇害。
7.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