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命
【拼音】:ān mìng
【注音】:ㄢㄇ一ㄥˋ
【结构】:安(上下结构)命(上下结构)
【简体】:安命
【繁体】:安命
词语解释安于命运。安命[ānmìng]⒈安于命运。语本《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引证解释⒈安于命运。引语本《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韩诗外传》卷一:“传曰:安命养性者,不待积委而富。”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宋叶适《送卢日新序》:“读古人之书,求志於义,安命於时,其退有以为仁,其进有以为智,使后有逑焉,岂不善哉!”清李渔《怜香伴·惊飓》:“达人长避险,戒临危,知安命。”
网络解释安命安命,读音ānmìng,汉语词语,指安于命运。出自语本《庄子.德充符》。
综合释义安于命运。语本《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韩诗外传》卷一:“传曰:安命养性者,不待积委而富。”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宋叶适《送卢日新序》:“读古人之书,求志於义,安命於时,其退有以为仁,其进有以为智,使后有逑焉,岂不善哉!”清李渔《怜香伴·惊飓》:“达人长避险,戒临危,知安命。”安命[ānmìng]安于天命,知足守分。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汉语大词典安于命运。语本《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韩诗外传》卷一:“传曰:安命养性者,不待积委而富。”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宋叶适《送卢日新序》:“读古人之书,求志于义,安命于时,其退有以为仁,其进有以为智,使后有逑焉,岂不善哉!”清李渔《怜香伴·惊飓》:“达人长避险,戒临危,知安命。”
国语辞典安于天命,知足守分。安命[ānmìng]⒈安于天命,知足守分。引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辞典修订版安于天命,知足守分。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其他释义1.安于命运。语本《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1.这种精神上的宁静和幸福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就是不要去管我们无法补救的事情,随着它们的迟缓的、不可动摇的、永恒的运行而乐天安命。阿左林
2.我这个人其实一向乐天安命,随遇而安,可投胎成野兽这个事实还是让我万念俱灰。
3.或日月虚拱帝座,金依月,水依日,或午宫安命,日东月西,各升殿垣,或金水夹月入斗府。
4.命运把她播弄到什么角落里,她就随分安命的过下去。谁都看得出来,老两口儿这一辈子的事业就算完了。
5.可是他却依然这样奇特、活泼、愉快,红润的健康的脸容,挑拨人的闪光的灰蓝眼睛,他简直可说是个乐天安命的人。
6.只要乐天安命,甘愿放弃高度复杂的社会性群体,‘物’就不会发动攻击。
7.楚城虽然是入俢一重天之境,但他比较乐天安命,喜欢平淡的生活。
8.当行则行,自无思无觉、乐天安命、任其所为、不为所动。
9.幸得众兄弟抬爱,拥帮安命,为世人所知。
10.不知是苦中作乐还是乐天安命,作为一个极具逻辑的物理学研究生,他现在的想法却毫无逻辑。
读音:ān
[ān]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mìng
[mìng]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运
(3)(名):算~。
(4)(名)(动)命令
(5)(名);指派:~驾。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