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立
【拼音】:sì lì
【注音】:ㄙˋㄌ一ˋ
【结构】:嗣(左右结构)立(独体)
词语解释谓继承君位。嗣立[sìlì]⒈谓继承君位。
引证解释⒈谓继承君位。引《国语·晋语九》:“及景子长於公宫,未及教训而嗣立矣,亦能纂修其身以受先业,无谤於国。”汉袁康《越绝书·外传春申君传》:“烈王死,幽王嗣立。”唐元稹《赠韦审规父渐等制》:“朕嗣立之二月五日,在宥天下,泽被幽显。”
网络解释嗣立嗣立,汉语词汇。
释义继承君位。
综合释义继承君位。《国语·晋语九》:“及景子长於公宫,未及教训而嗣立矣,亦能纂修其身以受先业,无谤於国。”
网友释义嗣立,汉语词汇。拼音:sìlì释义:继承君位。
汉语大词典谓继承君位。《国语·晋语九》:“及景子长于公宫,未及教训而嗣立矣,亦能纂修其身以受先业,无谤于国。”汉袁康《越绝书·外传春申君传》:“烈王死,幽王嗣立。”唐元稹《赠韦审规父渐等制》:“朕嗣立之二月五日,在宥天下,泽被幽显。”
其他释义1.谓继承君位。
1.话说卫惠公之子懿公,自周惠王九年嗣立,在位九年,般乐怠傲,不恤国政。
2.三月甲辰,青州刺史、郇国公韦安石为沔州别驾;太子宾客、逍遥公韦嗣立为岳州别驾;特进致仕李峤先随子在袁州,又贬滁州别驾:并员外置。
3.后主嗣立,无意曲礼之事,加旧儒硕学,渐以凋丧,至于朝亡,竟无改作。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sì
[sì]
(1)诸候传位给嫡长子。
(2)(动)接续;继承。
(3)(名)子孙。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