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人
【拼音】:zhōng dà rén
【注音】:ㄓㄨㄥㄉㄚˋㄖㄣˊ
【结构】:中(独体结构)大(独体结构)人(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用以称宦官。中大人[zhōngdàrén]⒈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用以称宦官。
引证解释⒈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引《后汉书·邓禹传》:“时宫人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中耆宿,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⒉用以称宦官。引宋岳珂《桯史·南陔脱帽》:“居旬日,内出犊车至第,有中大人下宣旨。”《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你道轿中是何等人,原来是穿宫的高品近侍中大人。”
网络解释中大人中大人,读音zhōngdàrén,汉语词语,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也用以称宦官。
综合释义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后汉书·邓禹传》:“时宫人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中耆宿,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用以称宦官。宋岳珂《桯史·南陔脱帽》:“居旬日,内出犊车至第,有中大人下宣旨。”《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你道轿中是何等人,原来是穿宫的高品近侍中大人。”
汉语大词典(1).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后汉书·邓禹传》:“时宫人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中耆宿,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2).用以称宦官。宋岳珂《桯史·南陔脱帽》:“居旬日,内出犊车至第,有中大人下宣旨。”《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你道轿中是何等人,原来是穿宫的高品近侍中大人。”
其他释义1.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2.用以称宦官。
1.传说中,大人物可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普通凡人的话虽没那么大的能量,却完全可能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家的命运。
2.中大人万众一心,定能继往开来,使书院制更上层楼,裨益更多莘莘学子。
3.严嵩心中暗自叹息,看来这孩子肯定是被家中大人给拘管的紧了,若非外出,竟是泯灭了那份最为珍贵的童心童趣。
4.其中一车已在交界之处的土仓中,大人命人去提货即可。
5.您踏入香港,进入中大,与中大人一起缔造中大的历史,我们相信中大的情意也进入您的胸膛中,心怀底。中大与您水乳交融。中大以您为荣。
6.在困难的时刻,例如在政治的大风暴中,大人物可能会失掉权势和地位,而普通民众一般倒不会受多大影响。
7.传说中,大人物可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普通凡人的话虽没那么大的能量,却完全可能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家的命运。[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8.中大人万众一心,定能继往开来,使书院制更上层楼,裨益更多莘莘学子。【www.chazidian.com/zj-94569/查字典造句】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