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
【拼音】:diǎn bo
【注音】:ㄉ一ㄢˇㄅㄛ
【词性】:动词。
【结构】:点(上下结构)拨(左右结构)
【简体】:点拨
【繁体】:點撥
词语解释点拨diǎnbo。(1)口∶指点;启发。点拨[diǎnbo]⒈口:指点;启发。英giveadvice;
基础解释(口)(动)指出;点明:经他这一~,我心里就亮堂了。
引证解释⒈指点。引《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浩然《艳阳天》第二三章:“第三遭,经焦振茂一点拨,他明白过来了。”⒉搬弄是非;教唆。引《水浒传》第四一回:“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⒊舞弄;演习。引《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自此程彪、程虎住在汪家,朝夕与汪世雄演习弓马,点拨枪棒。”⒋点名调拨。引《说唐》第二三回:“张公瑾、史大奈、白显道、尉迟南、尉迟北、曾延平、北延道七人皆要去拜寿,都来相求公子点拨同行,罗成依允,就在父亲面前点了他七人随行。”
网络解释点拨点拨,指进行指点或启发。语出《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
综合释义指点。《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浩然《艳阳天》第二三章:“第三遭,经焦振茂一点拨,他明白过来了。”搬弄是非;教唆。《水浒传》第四一回:“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舞弄;演习。《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自此程彪、程虎住在汪家,朝夕与汪世雄演习弓马,点拨枪棒。”点名调拨。《说唐》第二三回:“张公瑾、史大奈、白显道、尉迟南、尉迟北、曾延平、北延道七人皆要去拜寿,都来相求公子点拨同行,罗成依允,就在父亲面前点了他七人随行。”
汉语大词典(1).指点。《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浩然《艳阳天》第二三章:“第三遭,经焦振茂一点拨,他明白过来了。”(2).搬弄是非;教唆。《水浒传》第四一回:“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3).舞弄;演习。《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自此程彪、程虎住在汪家,朝夕与汪世雄演习弓马,点拨枪棒。”(4).点名调拨。《说唐》第二三回:“张公瑾、史大奈、白显道、尉迟南、尉迟北、曾延平、北延道七人皆要去拜寿,都来相求公子点拨同行,罗成依允,就在父亲面前点了他七人随行。”
国语辞典指点。点拨[diǎnbō]⒈指点。引《水浒传·第四一回》:「蔡九知府已被瞒过了,却是我点拨他,教知府先干了。」《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自此程彪、程虎住在汪家,朝夕与汪世雄演习弓马,点拨鎗棒。」⒉指挥、分派。引《水浒传·第三四回》:「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著那马,横著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⒊教唆。引《水浒传·第四一回》:「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
辞典修订版指点。《水浒传.第四一回》:「蔡九知府已被瞒过了,却是我点拨他,教知府先干了。」《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自此程彪、程虎住在汪家,朝夕与汪世雄演习弓马,点拨枪棒。」指挥、分派。《水浒传.第三四回》:「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教唆。《水浒传.第四一回》:「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
其他释义1.指点。2.搬弄是非;教唆。3.舞弄;演习。4.点名调拨。
1.如果不点拨一下,他们就会被人家牵着鼻子到处跑,跟这个国家签,又跟那个国家签,到末了,爬到树梢梢上的时候,再回国来,叫他的故乡人民吃残渣余孽。
2.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你需要了解的“如何写好简历和自荐信的”相关内容以及在面试中如何表现最佳的建议和来自外企业内人士的点拨技巧。
3.凡人与圣人差别在于一张纸,凡人投胎转世时带着前世死去时的蒙脸纸,只有圣人是被揭去纸的;凡人永远也看不透眼前的事,而圣人却对纷纭世事看如观火;凡人只有在经过圣人揭去蒙脸纸点拨后才能看清,而后却又变得浑然一全和瞎黑了。陈忠实
4.您好,问下财运,求点拨,谢谢!乾造。
5.得两位先生点拨,让我顿开茅塞,有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6.他是性情中人,知错必改,见贤思齐,所以才会在大鹰的点拨下快速领悟,跨越了一人一鹰之间的形态沟壑与思想藩篱。
7.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妈妈一点拨,我茅塞顿开。
8.斯科拉里教练耐心的点拨着已经有点误入迷途的李琮雷,让这个此时歪倒在草坪上,想不明白球队为什么会输的如此窝囊的年轻队员,顿时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9.这个问题在哪一个枝节上我们的国民还需要点拨呢?
10.这些数学题目想了好久都没有思路,经过老师的点拨全部的疑问都迎刃而解,真是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音:diǎn
[diǎn]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11.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
读音:bō
[bo]
(1)(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门。
(2)(动)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粮|~款。
(3)(动)掉转:~转马头。
(4)(~子、~儿)(量)用于人的分组;伙:轮~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