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口头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口头

口头

【拼音】:kǒu tou

【简体】:口头

【繁体】:口頭

解释

词语解释⒈ 嘴上。例:只图口头上快意,绝不想到实行。——曹禺《北京人》英:inwords;inspeech;口头,口头上[kǒutóu,kǒutóushàng]⒈嘴上。例只图口头上快意,绝不想到实行。——曹禺《北京人》英inwords;inspeech;

基础解释〈名〉(吃生瓜果的)味道。

引证解释⒈ 嘴上。引:《朱子语类》卷七六:“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头,开口便是道理。”明李贽《与友人书》:“胸中有数百篇文字,口头有十万首诗书,亦足以惊世而骇俗。”《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夫妻一向只那等忙碌碌的张罗儿子起身,心头口头时刻有桩事儿混着倒也罢了;如今见他这一着行衣,就未免觉得离绪满怀。”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谈着发财的门径的。但多半是纸上谈兵的谈话,只图口头上快意,决不想到实行。”⒉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思想”或“行动”。引:毛泽东《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⒊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书面”。引: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人民大众所享受的传统文艺作品,大部分是通过戏剧和曲艺艺人口头的传播才领会到的。”⒋ 味道。引:《红楼梦》第二五回:“凤姐道:‘我前日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姑娘,可还好么?’……寳釵道:‘口头也还好。’”⒈嘴上。引《朱子语类》卷七六:“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头,开口便是道理。”明李贽《与友人书》:“胸中有数百篇文字,口头有十万首诗书,亦足以惊世而骇俗。”《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夫妻一向只那等忙碌碌的张罗儿子起身,心头口头时刻有桩事儿混着倒也罢了;如今见他这一着行衣,就未免觉得离绪满怀。”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谈着发财的门径的。但多半是纸上谈兵的谈话,只图口头上快意,决不想到实行。”⒉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思想”或“行动”。引毛泽东《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⒊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书面”。引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人民大众所享受的传统文艺作品,大部分是通过戏剧和曲艺艺人口头的传播才领会到的。”⒋味道。引《红楼梦》第二五回:“凤姐道:‘我前日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姑娘,可还好么?’……寳釵道:‘口头也还好。’”

网友释义口头词语,出自,《朱子语类》卷七六:“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头,开口便是道理。”明·李贽《与友人书》:“胸中有数百篇文字,口头有十万首诗书,亦足以惊世而骇俗。”

汉语大词典(1).嘴上。《朱子语类》卷七六:“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头,开口便是道理。”明李贽《与友人书》:“胸中有数百篇文字,口头有十万首诗书,亦足以惊世而骇俗。”《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夫妻一向只那等忙碌碌的张罗儿子起身,心头口头时刻有桩事儿混着倒也罢了;如今见他这一着行衣,就未免觉得离绪满怀。”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谈着发财的门径的。但多半是纸上谈兵的谈话,只图口头上快意,决不想到实行。”(2).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思想”或“行动”。毛泽东《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3).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书面”。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人民大众所享受的传统文艺作品,大部分是通过戏剧和曲艺艺人口头的传播才领会到的。”(4).味道。《红楼梦》第二五回:“凤姐道:‘我前日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姑娘,可还好么?’……宝钗道:‘口头也还好。’”

国语辞典⒈ 言语。引:《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你是甚么口头,有这么打自得儿没的?」例:如:「口头答复」。反内心行为书面思想口头[kǒutou]⒈ 食物的滋味。引:《红楼梦·第二五回》:「宝玉道:『我尝了不好,也不知别人说怎么样?』宝钗道:『口头也还好。』」口头[kǒutóu]⒈言语。引《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你是甚么口头,有这么打自得儿没的?」例如:「口头答复」。反内心行为书面思想口头[kǒutou]⒈食物的滋味。引《红楼梦·第二五回》:「宝玉道:『我尝了不好,也不知别人说怎么样?』宝钗道:『口头也还好。』」

辞典修订版言语,如:「口头答覆」。《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你是甚么口头,有这么打自得儿没的?」[二]ㄎㄡˇ .ㄊㄡ kǒu tou

辞典简编版用说话方式表达的。与书面相对。 【造句】口头答覆、口头报告、口头文学比喻表面。 【造句】他口头上说得好听,天知道他内心里真正想法是什么?

其他释义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a)区别于‘思想’或‘行动’:他只是~上答应你。b)区别于‘书面’:~汇报ㄧ~翻译ㄧ~文学。

口头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表面 装帧

反义词 行动 行为 书面 思想

口头造句更多 >>

1.背叛是男人的血统,博爱是男人的宣言,自由是男人的口头禅,见异思迁是男人一贯的风尚。

2.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

3.格林兄弟的版本是从口头传说中记录的,在他们的版本里,小矮人气急败坏,用他那双小脚踏破了地板,还被卡在了里面。

4.竞然成了他们的暗语和口头禅。

5.女人就是口是心非的动物,总是口头说不准,但是心中又是暗暗的期待着。

6.沈涛神闲气定地摆摆手,模仿遛弯童鞋的口头禅,“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7.第二部分是关于武当山口头文学对白莲教传承情况的调查报告。

8.一天之后,孙燕姿所在的百代唱片出面澄清,是口头恐吓并未带枪上阵。

9.诽谤和流言白勺区别在于前者是书面白勺,而后者是口头白勺。

10.他大谈赛马会,引诱她去参加,而且带着悠然神往的热切心情,准备策划一大帮人一起去,不过到头来都是口头说说而已。

字义分解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tóu,tou

[tou]

[ tóu ]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上一个:景仰

下一个:来不及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