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玉律
【拼音】:jīn kē yù lǜ
【简体】:金科玉律
【繁体】:金科玉律
词语解释⒈ 不可改变的神圣法令、条款。例:大约天下愚人居多,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说,就是金科玉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goldenruleandpreciousprecept;lawsandregulations;
基础解释原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后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引证解释⒈ 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引: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清周圻《与济叔论印章书》:“惟以秦汉为师,非以秦汉为金科玉律也。”秦牧《艺海拾贝·广州城徽》:“我想不客气说一句,那些以为五只羊必须一般大小的人的观点,不过是把那些啤酒、火柴、电池的商标广告的艺术奉为金科玉律罢了。”
综合释义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三回
汉语大词典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清周圻《与济叔论印章书》:“惟以秦汉为师,非以秦汉为金科玉律也。”秦牧《艺海拾贝·广州城徽》:“我想不客气说一句,那些以为五只羊必须一般大小的人的观点,不过是把那些啤酒、火柴、电池的商标广告的艺术奉为金科玉律罢了。”
国语辞典⒈ 形容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也作「金科玉条」、「玉律金科」。引:《歧路灯·第一〇三回》:「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或是古人这句话是有所为而言的,后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岂不是误尽了天下女子吗?」
辞典修订版形容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歧路灯.第一零三回》:「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或是古人这句话是有所为而言的,后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岂不是误尽了天下女子吗?」也作「金科玉条」、「玉律金科」。
辞典简编版本指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泛指不可变更的信条。 【造句】古圣先贤遗留下来的金科玉律,是后世为人行事的规范。
成语词典版01.五代十国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籙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02.清.黄百家〈仇沧柱时义稿序〉:「仇子沧柱操选政十年,举业之家奉之为金科玉律。」03.《歧路灯.第一零三回》:「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04.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黄梅桥》:「我生平睹临松雪书者多矣,未见有如此神似者。汝辈学赵字,以此为金科玉律可也。」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古语还有一句说得岂有此理的,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我最不佩服,或是古人这句话,是有所为而言的;后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岂不是误尽了天下女子么?」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三表嫂是聪明人;她把她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
法语loi formelle, qui s'impose vigoureusement
其他释义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1.他藐视古人那些为人处事的金科玉律,最后才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
2.北京与华盛顿做出的决策与达成的协定,将会作为金科玉律直接向世界其它地区传达。
3.是啊!不过一看见那张小脸带着害怕淹死的恐怖神情被激流越冲越远,我们就把明哲保身的金科玉律统统打破了。
4.总裁认为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要每个人都必须奉行不渝。
5.在工作场所‘相处’,除了金科玉律外,还有更多未成文规则需要遵循。
6.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
7.我们不能把这些看成永远适用的金科玉律,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总会有些改变。
8.古圣先贤留下许多金科玉律,可以做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圭臬。
9.安全是基础,服务是宗旨,制度是金科玉律。
10.难道你的话就是金科玉律,不正确的我们也得服从?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kē
[kē]
(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
(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
(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
(4)(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
(5)(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读音:lǜ
[lǜ]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