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悬镜
【拼音】:xū táng xuán jìng
【注音】:ㄒㄨㄊㄤˊㄒㄨㄢˊㄐ一ㄥˋ
【词性】:成语。
【简体】:虚堂悬镜
【繁体】:虛堂懸鏡
词语解释明镜悬于高堂之上﹐纤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纯正﹐明察事理。虚堂悬镜[xūtángxuánjìng]⒈明镜悬于高堂之上,纤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纯正,明察事理。
引证解释⒈明镜悬于高堂之上,纤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纯正,明察事理。引《宋史·陈良翰传》:“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综合释义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虚堂悬镜[xūtángxuánjìng]心无偏见,待人处世均能如镜鉴物。比喻心地公平,自能明察是非曲直。宋史˙卷三八七˙陈良翰传:知温州瑞安县。……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汉语大词典明镜悬于高堂之上,纤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纯正,明察事理。《宋史·陈良翰传》:“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国语辞典心无偏见,待人处世均能如镜鉴物。比喻心地公平,自能明察是非曲直。虚堂悬镜[xūtángxuánjìng]⒈心无偏见,待人处世均能如镜鉴物。比喻心地公平,自能明察是非曲直。引《宋史·卷三八七·陈良翰传》:「知温州瑞安县。……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成语解释虚堂悬镜
辞典修订版心无偏见,待人处世均能如镜鉴物。比喻心地公平,自能明察是非曲直。《宋史.卷三八七.陈良翰传》:「知温州瑞安县。……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心无偏见,待人处世均能如镜鉴物。比喻心地公平,自能明察是非曲直。宋史˙卷三八七˙陈良翰传:知温州瑞安县。……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出处《宋史·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其他释义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近义词 明镜高悬
读音:xū
[xū]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táng
[táng]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读音:xuán
[xuán]
(1)(动)挂:倒~。
(2)(动)公开揭示:~赏。
(3)(动)抬;不着地:~腕。
(4)(动)无着落;没结果:~案。
(5)(动)挂念:~念。
(6)(动)凭空设想:~拟|~想。
(7)(动)距离远;差别大:~隔|~殊。
(8)(形)〈方〉危险:好~。
读音:jìng
[jìng]
(1)(名)镜子:穿衣~|波平如~。
(2)(名)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花~|眼~儿|凹~|凸~|望远~|三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