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言而不信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言而不信

言而不信

【拼音】:yán ér bù xìn

【注音】:一ㄢˊㄦˊㄅㄨˋㄒ一ㄣˋ

【词性】:成语。

【简体】:言而不信

【繁体】:言而不信

解释

词语解释说话不讲信用。言而不信[yánérbùxìn]⒈亦作“言而无信”。

引证解释⒈见“言而无信”。

汉语大词典见“言而无信”。《汉语大词典》:言而无信(言而无信)  拼音:yánérwúxìn亦作“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更掳掠民才,弑君杀父,言而无信。”刘绍棠《蒲柳人家》:“整儿哥言而无信,他说过心甘情愿把咱俩配成夫妻的。”

国语辞典说话不讲信用。《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也,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淮南子.泰族》:「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也作「言而无信」。言而不信[yánérbùxìn]⒈说话不讲信用。也作「言而无信」。引《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也,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淮南子·泰族》:「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近食言而肥成语解释言而不信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说话不讲信用。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也,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淮南子˙泰族: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亦作言而无信。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言而不信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食言而肥 言而无信 出尔反尔

反义词 言而有信

言而不信造句更多 >>

1.肖子龙,你应该要记住你所说的话,我们可不希望请了个言而不信的保镖!

2.心中倒是对公孙瓒看低了几分,为将者言而不信,如何能做到令行禁止。

3.四柱中土太过,为忌、性格内向,愚顽不化,生性固执,不明事理,不及者,面偏鼻低,神色忧滞,言而不信,狠毒吝啬,自私自利,不通情理。

4.既然签了约就不能反悔了,他可不是一个言而不信的人。

5.您老人家不会言而不信吧?我都传承完了,美女神鉴,也应该给我了吧?

6.但是李不凡言而不信,传到江湖上,就会笑他是个怕死鬼,李不凡要想再在江湖混,非出八招刀法的秘诀不可了。

7.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8.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9.我可不是一个言而不信的人,更何况我也不想让他失望。 

10.我的意思是这样,你帮忙散布一下消息,怎么说我就不详细说了,总之就是要传出去郭老四不地道,言而不信就行了。

字义分解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ér

[ér]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bù

[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xìn,shēn

[xìn]

[ xìn ]

1.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信仰。信徒。

4.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2”。

8. 姓。

[ shēn ]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

上一个:言而无信

下一个:掩口而笑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