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云
【拼音】:pī yún
【注音】:ㄆ一ㄩㄣˊ
【结构】:披(左右结构)云(独体结构)
【繁体】:披雲
词语解释拨开云层。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冲霄。亦以喻得志。披云[pīyún]⒈拨开云层。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冲霄。亦以喻得志。
引证解释⒈拨开云层。按,士龙为晋陆云字,云间人。因曾自称“云间陆士龙”,故云。引汉徐干《中论·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三国魏嵇康《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明文徵明《寄许仲贻》诗:“几回对月思玄度,安得披云见士龙。”⒉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引《北史·隐逸传·徐则》:“故遣使人,往彼延请……希能屈己,佇望披云。”⒊冲霄。亦以喻得志。引唐薛逢《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诗:“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声名俱是梦,思旧半归泉。”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锦韉灿烂披云,银鐙荧煌曜日。”
网络解释披云【注音】pīyún
综合释义拨开云层。汉徐干《中论·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三国魏嵇康《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明文徵明《寄许仲贻》诗:“几回对月思玄度,安得披云见士龙。”按,士龙为晋陆云字,云间人。因曾自称“云间陆士龙”,故云。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北史·隐逸传·徐则》:“故遣使人,往彼延请……希能屈己,佇望披云。”冲霄。亦以喻得志。唐薛逢《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诗:“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声名俱是梦,思旧半归泉。”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锦韉灿烂披云,银鐙荧煌曜日。”披云[pīyún]
汉语大词典(1).拨开云层。汉徐干《中论·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三国魏嵇康《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明文徵明《寄许仲贻》诗:“几回对月思玄度,安得披云见士龙。”按,士龙为晋陆云字,云间人。因曾自称“云间陆士龙”,故云。(2).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北史·隐逸传·徐则》:“故遣使人,往彼延请……希能屈己,伫望披云。”(3).冲霄。亦以喻得志。唐薛逢《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诗:“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声名俱是梦,思旧半归泉。”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锦鞯灿烂披云,银镫荧煌曜日。”
国语辞典拨开云雾。披云[pīyún]⒈拨开云雾。引《文选·嵇康·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
其他释义1.拨开云层。2.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3.冲霄。亦以喻得志。
1.后有醉翁醉流连,跻攀石磴披云烟。
2.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3.心中这样想时,双腿一夹铁狮子,已是呼的一声飞了起来,披云刀扬起,故技重施,向着那光华斩去。
4.九妹杨淑仪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还有六妹杨义君、六弟杨尚仑、大侄女杨肇兰、侄女婿刘披云……“邮政局大院”先后有12人参加中国共产党。
5.据警方介绍,28日上午,温岭市新河镇一名12岁女孩吴某在该镇披云山写生时,与家人失去联系。
6.后有醉翁醉流连,跻攀石磴披云烟。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7.据警方介绍,28日上午,温岭市新河镇一名12岁女孩吴某在该镇披云山写生时,与家人失去联系。(www。chazidian。com/zj-319742/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pī
[pī]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读音:yún
[yún]
(1)(动)说:人~亦~。
(2)古汉语助词:岁~暮矣。
(3)(名)云彩。
(4)(名)指云南。
(5)(Yú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