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异同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异同

异同

【拼音】:yì tóng

【注音】:一ˋㄊㄨㄥˊ

【词性】:名词。

【结构】:异(上下结构)同(半包围结构)

【简体】:异同

【繁体】:異同

解释

词语解释异同yì-tóng(1)相同和不同之处例分别异同英wheretwothingscoincideandwheretheydonot;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2)异议英objection;dissent(3)不一样,不一致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英different异同[yìtóng]⒈相同和不同之处。例分别异同。英wheretwothingscoincideandwheretheydonot;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⒉异议。英objection;dissent;⒊不一样,不一致。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英different;

基础解释(名)①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②(书)异议。

引证解释⒈亦作“异同”。⒉不同和相同之处。引《汉书·朱云传》:“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説,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南朝梁江淹《知己赋》:“论十代兮兴毁,访五都兮异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序》:“逮至晋末,有中散大夫东莞徐广始考异同,作《音义》十三卷。”⒊不同;不一致。引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古之经书,皆有别本,其用字多异同。”清黄宗羲《<陆石溪先生文集>序》:“余选明文近千家,其间多与实録异同,盖实録有所隐避,有所偏党,文集无是也。”⒋引申为反对。引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刘仁轨为左僕射,暮年颇以言词取悦诉者,户部员外魏克己断案,多为仁轨所异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先帝在位久,德泽在人,故一日晏驾,天下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秋谷不满渔洋,故与异同。”⒌反对意见;异议。引《宋书·谢灵运传》:“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北史·尉迟迥传》:“乃与羣公会议,诸将多有异同。”林长民《参议院一年史·沿革》:“袁世凯於阁议中颇主张速与俄人交涉,独许世英、刘揆一及如浩持异同。”

网络解释异同【拼音】yìtóng

综合释义亦作“异同”。不同和相同之处。《汉书·朱云传》:“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説,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南朝梁江淹《知己赋》:“论十代兮兴毁,访五都兮异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序》:“逮至晋末,有中散大夫东莞徐广始考异同,作《音义》十三卷。”不同;不一致。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古之经书,皆有别本,其用字多异同。”清黄宗羲《<陆石溪先生文集>序》:“余选明文近千家,其间多与实録异同,盖实録有所隐避,有所偏党,文集无是也。”引申为反对。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刘仁轨为左僕射,暮年颇以言词取悦诉者,户部员外魏克己断案,多为仁轨所异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先帝在位久,德泽在人,故一日晏驾,天下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秋谷不满渔洋,故与异同。”反对意见;异议。《宋书·谢灵运传》:“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北史·尉迟迥传》:“乃与羣公会议,诸将多有异同。”林长民《参议院一年史·沿革》:“袁世凯於阁议中颇主张速与俄人交涉,独许世英、刘揆一及如浩持异同。”

网友释义【词目】异同【拼音】yìtóng【释义】1.不同和相同之处。2.不同;不一致。3.引申为反对。4.反对意见;异议。

汉语大词典亦作“异同”。(1).不同和相同之处。《汉书·朱云传》:“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南朝梁江淹《知己赋》:“论十代兮兴毁,访五都兮异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序》:“逮至晋末,有中散大夫东莞徐广始考异同,作《音义》十三卷。”(2).不同;不一致。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古之经书,皆有别本,其用字多异同。”清黄宗羲《〈陆石溪先生文集〉序》:“余选明文近千家,其间多与实录异同,盖实录有所隐避,有所偏党,文集无是也。”(3).引申为反对。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刘仁轨为左仆射,暮年颇以言词取悦诉者,户部员外魏克己断案,多为仁轨所异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先帝在位久,德泽在人,故一日晏驾,天下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秋谷不满渔洋,故与异同。”(4).反对意见;异议。《宋书·谢灵运传》:“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北史·尉迟迥传》:“乃与群公会议,诸将多有异同。”林长民《参议院一年史·沿革》:“袁世凯于阁议中颇主张速与俄人交涉,独许世英、刘揆一及如浩持异同。”

国语辞典相同和相异的地方。异同[yìtóng]⒈相同和相异的地方。引《汉书·卷六七·朱云传》:「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南朝梁·江淹〈知己赋〉:「论十代兮兴毁,访五都兮异同。」⒉不一致。引《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辞典修订版相同和相异的地方。《汉书.卷六七.朱云传》:「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南朝梁.江淹〈知己赋〉:「论十代兮兴毁,访五都兮异同。」不一致。《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辞典简编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造句】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入的认识中语文化。不一致、不一样。 【造句】父母对孩子的赏罚标准不宜异同。

其他释义1.亦作'异同'。2.不同和相同之处。3.不同;不一致。4.引申为反对。5.反对意见;异议。

异同造句更多 >>

1.文章比较并分析了两岸仲裁法律制度的异同,以求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仲裁合作的发展。

2.本文通过介绍不正当竞争情报与商业秘密的涵义、异同点,阐述了我国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途径。

3.关双生儿研究显示了一个可能和性取向有关基因联系。戈德斯通医生计划核磁共振成像来观察一对同卵双胞胎大脑异同

4.关于双生儿的研究显示了一个可能和性取向有关的基因联系。戈德斯通医生计划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来观察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大脑异同

5.类比知识间的异同,联想记忆;把知识编成顺口溜,口诀记忆;绘制直观图以形助教,数形结合记忆;挖掘本质的属性,特征记忆;整理概括,系统记忆等。

6.在对虚拟建筑企业的涵义进行界定基础上,辨析其与工程承包联营体、建筑业供应链和工程总承包等概念的异同点。

7.美丽缤纷的风景,勾画着恋人间的点点真情;丰富美好的回忆,饱满着爱恨间的滴滴别离;崎岖泥泞的阻碍,困惑着相爱中的迷茫大海;旅途震撼的风雨,阻止不了激情洋溢的思绪;坚持前进的脚步,证明了我们要迈向的幸福;背起轻松的背囊,你我异同迈向婚姻的礼堂,一同实现今生的美丽梦想,一同开启幸福的宝箱!

8.目的比较不同语音输入法的异同,为进一步认识汉语病理性语言的音声特征提供参考。

9.使用“生殖上皮”这一概念,一定程度上将鱼纲和鸟纲,哺乳纲的性腺发育统一起来,便于比较它们的异同

10.本文通过初步研究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在体裁形式、价值取向的不同,进一步探求中西方诗歌的异同

字义分解

读音:yì

[yì]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

1. 〔胡同〕见“胡”。

上一个:与众不同

下一个:有志一同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