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然
【拼音】:tóng rán
【注音】:ㄊㄨㄥˊㄖㄢˊ
【结构】:同(半包围结构)然(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犹相同。同然[tóngrán]⒈犹相同。
引证解释⒈犹相同。引《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物有同然之理,人有同然之见。”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看书和画,亦复同然。”朱自清《中国歌谣》二:“至于‘忘疲’一层,则是唱歌者同然的心理。”
网络解释同然同然,拼音tónɡrán,犹相同。
综合释义犹相同。《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物有同然之理,人有同然之见。”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看书和画,亦复同然。”朱自清《中国歌谣》二:“至于‘忘疲’一层,则是唱歌者同然的心理。”
网友释义【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示例】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物有同然之理,人有同然之见。”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而捍患御灾又诚合於祭法,无惑乎歌飨神前,人心同然,至如尔日之盛也。”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致的读者诸君》:“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看书和画,亦复同然。”朱自清《中国歌谣》二:“至于‘忘疲’一层,则是唱歌者同然的心理。”
汉语大词典犹相同。《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物有同然之理,人有同然之见。”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看书和画,亦复同然。”朱自清《中国歌谣》二:“至于‘忘疲’一层,则是唱歌者同然的心理。”
其他释义1.犹相同。
1.借由强调当中你同意的事项来传达你对他们观点的认同。然后再技巧地,谦恭地反驳他们的立论。
2.在这一段的时间里,康妮上在床酣睡着,但,是那守猎人,他也不能安息,他把鸡笼关闭了,在树林里巡逻一同,然后回家去吃夜餐。
3.剑身与剑柄材质明显不同,然而这两部份的连接处,任楚江如何观察,都找不出任何嵌接的痕迹。
4.尽管人们的社会经历不同,走过的道路不同,然而人们的过失却往往很相近。因此,聪明的人总是接受前人的教训,而愚蠢的人恰恰相反。
5.家完满不了。家永不知足,欲壑难填。家眼看要完满了,忽晴空一雳,中梁夭折;或日薄西山,气息难全。鳏寡孤独,中外可见;悲欢离合,古今同然。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两个人一样的;真是人跟人各异,石头跟石头不同。然而大家合在一起,就成了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群英谱。
7.人生的计算结果,古今中外各有不同,然而计算方法却大同小异。无非是把整体的人生进行一系列的减法,然后得出“人生净差”,并以此为结果告诉人们人生之短。
8.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浪,人之生灭,事可同然,万法皆空,何不悟矣!
9.每幅山水皆有不同,然或有落日夕阳,或有晨辉朝阳,或有炎日当空,每幅画中俱有一轮太阳在内,和那画中山水相映成趣。
10.通常情况下,选择献身艺术的人,都曾自视与众不同。然而他很快会发现,自己的艺术、自己的与众不同,往往就扎根在与所有人的相似中。阿尔贝·加缪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1. 〔胡同〕见“胡”。
读音:rán
[rán]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