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粥
【拼音】:xūn zhōu
【注音】:ㄒㄨㄣㄓㄡ
【结构】:熏(上下结构)粥(左中右结构)
【繁体】:薰粥
词语解释匈奴的别名。
基础解释见/'熏鬻/',匈奴的别名。
汉语大词典见'熏鬻'。
其他释义1.见'熏鬻'。
1.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
读音:xūn,xùn
[xūn]
[ xūn ]1. 气味或烟气接触物品,引申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品行、习惯的影响:熏染。熏陶。熏制。利欲熏心。
2. 火烟上出:熏蒸。
3. 气味刺激人:臭气熏人。
4. 暖和:熏风。
[ xùn ]1. (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读音:zhōu,yù
[zhōu]
[ zhōu ]1.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粥。
2. 像粥的东西:泥粥。乱成一锅粥。
[ yù ]1. 古同“育”,生养。
2. 古同“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