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子
【拼音】:yǎn zǐ
【注音】:一ㄢˇㄗˇ
【结构】:眼(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眼睛。指外行,容易受欺的人。孔洞。方言。肛门。眼子[yǎnzǐ]⒈眼睛。⒉指外行,容易受欺的人。⒊孔洞。⒋方言。肛门。
基础解释眼睛。指外行,容易受欺的人。孔洞。方言。肛门。
引证解释⒈眼睛。引唐张鷟《游仙窟》:“千娇眼子,天上失其流星;一搦腰支,洛浦愧其迴雪。”唐张鷟《游仙窟》:“十娘引手向前,眼子盱瞜,手子腽腯。”⒉指外行,容易受欺的人。引《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能给光棍牵马随蹬,不给眼子主谋定计。”⒊孔洞。例如:墙壁上有个眼子,可以向外眺望。⒋方言。肛门。
网络解释眼子文字意义来源:
综合释义眼睛。唐张鷟《游仙窟》:“千娇眼子,天上失其流星;一搦腰支,洛浦愧其迴雪。”唐张鷟《游仙窟》:“十娘引手向前,眼子盱瞜,手子腽腯。”指外行,容易受欺的人。《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能给光棍牵马随蹬,不给眼子主谋定计。”孔洞。如:墙壁上有个眼子,可以向外眺望。方言。肛门。
网友释义文字意义来源:一、通假字义转换:“眼”指孔,“孔”通“空”(如:“孔,窍也,空也。”。又如:“为匿空旁出。【注】空卽孔。又空也。通也。”),“眼子”即“空子”。二、旧时跑江湖的人称不懂江湖事理的人为“空子”,所以本土方言借以指称不谙事理,容易被人欺负、捉弄的笨人为“眼子”
汉语大词典(1).眼睛。唐张鷟《游仙窟》:“千娇眼子,天上失其流星;一搦腰支,洛浦愧其回雪。”唐张鷟《游仙窟》:“十娘引手向前,眼子盱瞜,手子腽腯。”(2).指外行,容易受欺的人。《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能给光棍牵马随蹬,不给眼子主谋定计。”(3).孔洞,如:墙壁上有个眼子,可以向外眺望。(4).方言。肛门。
其他释义1.眼睛。2.指外行,容易受欺的人。3.孔洞。4.方言。肛门。
1.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
2.我讨厌和人动心眼子,尤其是满嘴跑火车同人胡侃山南海北,尽管这就是我现在每天的工作。
3.犟眼子,你别不分青白好歹,金叶杀鬼子压根就没错,要不你把她杀了。
4.这种现象的存在,给那些坚持原则、埋头苦干的正直干部,扣上一顶顶“打横炮”、“假正经”、“闹眼子”的歪帽子。
5.清末民初时,汉口出了个拆白大王,名叫周少贵,诨名独眼子。
6.从小鬼心眼子就多,那是蔫巴蔫巴的坏;随他那个坏爹;所以就被人送了个外号,叫“小坏种”。
7.俗语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向您那大枪就像插磨眼子里了,拔不出来捅不进去,完完全全让人家给控制住了,你是不得说点软乎话以求原谅,饶恕。
8.貘给那些狗仗腰眼子呢!这天子渔正与子平“手谈”。
9.你觉得你比流逼眼子强嘛你。
10.您回来了?结果只有两种,一是鼻眼子朝天,理都不理;二是目不旁视,冷冷“嗯”。
读音:yǎn
[yǎn]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