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察知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察知

察知

【拼音】:chá zhī

【注音】:ㄔㄚˊㄓ

【结构】:察(上下结构)知(左右结构)

【简体】:察知

【繁体】:察知

解释

词语解释观察了解。察知[cházhī]⒈观察了解。

引证解释⒈观察了解。引《墨子·明鬼下》:“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鬼谷子·中经》“故(一本有言字)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南朝梁陶弘景注:“言多不能无短,既察知其短,必记识之,以取验之相也。”《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纔欲到,未多时,王告仙人愿察知:‘所许莲经便请説,不要如今有踊移。’”

网络解释察知察知,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观察了解。《墨子·明鬼下》:“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鬼谷子·中经》“故(一本有言字)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南朝梁陶弘景注:“言多不能无短,既察知其短,必记识之,以取验之相也。”《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纔欲到,未多时,王告仙人愿察知:‘所许莲经便请説,不要如今有踊移。’”察知[cházhī]观察得知。《墨子.明鬼下》:「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因高平之战,见樊爱能、何徽等一军不战而溃,察知军中弊幸。」

汉语大词典观察了解。《墨子·明鬼下》:“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鬼谷子·中经》“故(一本有言字)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南朝梁陶弘景注:“言多不能无短,既察知其短,必记识之,以取验之相也。”《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才欲到,未多时,王告仙人愿察知:‘所许莲经便请说,不要如今有踊移。’”

国语辞典观察得知。察知[cházhī]⒈观察得知。引《墨子·明鬼下》:「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因高平之战,见樊爱能、何徽等一军不战而溃,察知军中弊幸。」

辞典修订版观察得知。《墨子.明鬼下》:「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因高平之战,见樊爱能、何徽等一军不战而溃,察知军中弊幸。」

其他释义1.观察了解。

察知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觉察

察知造句更多 >>

1.医药之家,宜审运气;历数既明,可以察知日月五星躔次,与病体相视乖和逆顺,因而药石针砭,不致差误,大为生民利益。

2.调查人员说,尤其当警察知道他以前曾供认在七十年代时曾劫持一个男童以后,觉得可疑,于是对他展开巨细靡遗的监视。

3.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对实验性大鼠解脲脲原体清除的影响,探讨其抗解脲脲原体、提高精子活力的作用机理。

4.说服的方式因时因地有所不同,预先察知什么情况适合哪一种说服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掌握对方的性格、情绪、不存说服之心地去说服,才有成功的可能。

5.后来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以天眼观察,知道佛陀到忉利天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大概要三个月的时间才回来。

6.疾病自古有之,而且至今不曾改变;改变的是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学会去探索早先无法察知的境界。

7.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恶,陈之休咎。

8.巧问妙答,考察知识内涵更考察应变,谁说一定要“有一说一”,不少选手偏要“有一说二、说三”,答案也是妙趣横生,让人印象深刻。

9.如果父母亲打伤或踢伤小孩,警察知道后,小孩身上的伤痕就可以使父母亲被关进监狱。

10.如果父母亲打伤或踢伤小孩,警察知道后。

字义分解

读音:chá

[chá]

(动)仔细看;调查:观~|考~|~其言;观其行。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

1. 古同“智”,智慧。

察知相关成语

察知相关词语

上一个:察察

下一个:察访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