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语
【拼音】:lì yǔ
【注音】:ㄌ一ˋㄩˇ
【结构】:立(独体)语(左右结构)
【繁体】:立語
词语解释1.犹立论。2.站着对话。立语[lìyǔ]⒈犹立论。⒉站着对话。
基础解释犹立论。站着对话。
引证解释⒈犹立论。引汉王充《论衡·薄葬》:“陆贾依儒家而説,故其立语,不肯明处。”⒉站着对话。引唐韩愈《释言》:“百官之进见相国者,或立语以退,而愈辱赐坐语,相国之礼过矣。”唐白居易《晚兴》诗:“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网络解释立语立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ìyǔ,意思是犹立论、站着对话。
综合释义犹立论。汉王充《论衡·薄葬》:“陆贾依儒家而説,故其立语,不肯明处。”站着对话。唐韩愈《释言》:“百官之进见相国者,或立语以退,而愈辱赐坐语,相国之礼过矣。”唐白居易《晚兴》诗:“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汉语大词典(1).犹立论。汉王充《论衡·薄葬》:“陆贾依儒家而说,故其立语,不肯明处。”(2).站着对话。唐韩愈《释言》:“百官之进见相国者,或立语以退,而愈辱赐坐语,相国之礼过矣。”唐白居易《晚兴》诗:“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1.所以佛说了,“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现付嘱于摩诃迦叶”。
2.英语附加疑问句是具有疑问句表层结构的独立语法单位。
3.汉语是孤立语,所以主要依靠语序或虚词来表现语法关系。
4.汉语是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因此虚词与语序就显得特别重要。
5.许多职业口译员都有他们各自独特的一套笔记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就是只记在独立语言形式下,演讲者的思想含义而不是逐字逐句地记单词和句子。
6.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7.佛法本不该立字立语,释迦摩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一笑”。
8.小楼肩并凭栏立,语细眉低,风暖香宜,影落纤波觉月迷。
9.而汉语是孤立语,其新词的形成则更多依赖于合成,而一种语言的词汇化程度与该语言中的派生词、复合词、借词等的发达程度有密切关系。
10.在语言学中,苏美尔语是一个孤立语言,不属于任何语族。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yǔ,yù
[yǔ]
[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 yù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