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对
【拼音】:táng duì
【注音】:ㄊㄤˊㄉㄨㄟˋ
【结构】:堂(上下结构)对(左右结构)
【繁体】:堂對
词语解释厅堂楹柱上的对联。堂对[tángduì]⒈厅堂楹柱上的对联。
引证解释⒈厅堂楹柱上的对联。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江陵公初赐第於乡,上御笔亲勒堂对曰:‘志秉纯忠,正气垂之万世;功昭捧日,休光播於百年。’”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下》:“其立名也,始仍桃符之称,今成楹联之号,中更门帖,亦云堂对。”
网络解释堂对堂对是汉语词汇,拼音为tángduì,意思是厅堂楹柱上的对联。
综合释义厅堂楹柱上的对联。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江陵公初赐第於乡,上御笔亲勒堂对曰:‘志秉纯忠,正气垂之万世;功昭捧日,休光播於百年。’”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下》:“其立名也,始仍桃符之称,今成楹联之号,中更门帖,亦云堂对。”
网友释义堂对是汉语词汇,拼音为tángduì,意思是厅堂楹柱上的对联。
汉语大词典厅堂楹柱上的对联。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江陵公初赐第于乡,上御笔亲勒堂对曰:‘志秉纯忠,正气垂之万世;功昭捧日,休光播于百年。’”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下》:“其立名也,始仍桃符之称,今成楹联之号,中更门帖,亦云堂对。”
其他释义1.厅堂楹柱上的对联。
1.感恩母爱至永远,这是发至肺腑的永远不能忘怀的至深情感。尽管已入暮年,子孙满堂,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刀刻斧凿般地镶嵌在心底,永恒。
2.白玉堂对他产生了怀疑,从此之后便把注意力放在了他身上,暗暗察访他的真实身份。
3.数列拜垫沿着窗边依次排开,屋顶和两旁垂着竹帘,四边的圆柱上挂着禅堂对联,正前方略高企的讲台上,供奉着佛像,上悬“玉佛大禅堂”的牌匾。
4.那是在武汉参加的一次学术研讨会时,全国各地的医学界名流荟萃一堂,对各种疑难病症进行研究和讨论。
5.萧展弘出事后,龙耀堂对义兄遭遇愤愤不平,他不相信萧展弘是个里通外国的乱臣贼子,更不相信义兄会造反。
6.虽恩、吴两提调对于变通旗制办法,本来极有主张,及见各堂对于此事均在有意无意之间,亦遂嚓口无言,不敢独作朝阳鸣凤。
7.近年来,同仁堂对同仁乌鸡白凤丸进行的临床观察表明其具气血双补、扶正培本的功能。
8.我与同院住的女孩去玻璃厂玩耍,正遇玻璃厂的小澡堂对职工免费开放洗热水澡,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凡路过的人愿意进去洗,都可以洗,我们就跟进去洗了。
9.弱冠之年的藤岛武彦,至此已两次膺任西北考察重任,可见乐善堂对这一位最年轻间谍的器重和栽培。
10.政府大楼,李明堂对着电话微微点头,喜怒不形于色。
读音:táng
[táng]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读音:duì
[duì]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