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辕杜辔
【拼音】:jié yuán dù pèi
【注音】:ㄐ一ㄝˊㄩㄢˊㄉㄨˋㄆㄟˋ
【词性】:成语。
【繁体】:截轅杜轡
词语解释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截辕杜辔[jiéyuándùpèi]⒈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基础解释犹拦驾。
引证解释⒈犹拦驾。引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截辕杜轡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⒈犹拦驾。引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截辕杜轡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成语解释截辕杜辔
综合释义犹拦驾。指阻挡他人前来。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截辕杜辔[jiéyuándùpèi]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网友释义成语:截辕杜辔拼音:jiéyuándùpèi解释:犹拦驾。指阻挡他人前来。出处:语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示例: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汉语大词典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截辕杜辔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
出处语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其他释义犹拦驾。指阻挡他人前来。
1.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截辕杜辔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
读音:jié
[jié]
(1)(动)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头去尾|把木条~成两段。
(2)(~儿)(量)段:一~儿木头|话说了半~儿。
(3)(动)阻拦:~留|快把马~住;别让它跑了。
(4)(动)截止:~至昨天;已有三百多人报名。
读音:yuán
[yuán]
(1)(名)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2)(名)指辕门;借指衙署:行~。
读音:dù
[dù]
(1)(名)杜树;即棠梨、杜梨。乔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
(2)姓。
(3)(动)堵塞:防微~渐。
读音:pèi
[pèi]
(名)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也叫辔头(tóu):~头|鞍~|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