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器
【拼音】:wáng guó zhī qì
【注音】:ㄨㄤˊㄍㄨㄛˊㄓㄑ一ˋ
【词性】:成语。
【繁体】:亡國之器
词语解释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亡国之器[wángguózhīqì]⒈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基础解释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引证解释⒈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引《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於廷,所以为戒。”高诱注:“戒惧灭亡。”《文选·张协<七命>》:“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虽子大夫之所荣,故亦吾人之所畏。”李善注:“亡国之器,象箸玉杯。”⒈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引《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於廷,所以为戒。”高诱注:“戒惧灭亡。”《文选·张协<七命>》:“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虽子大夫之所荣,故亦吾人之所畏。”李善注:“亡国之器,象箸玉杯。”成语解释亡国之器
汉语大词典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高诱注:“戒惧灭亡。”《文选·张协〈七命〉》:“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虽子大夫之所荣,故亦吾人之所畏。”李善注:“亡国之器,象箸玉杯。”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其他释义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读音:wáng,wú
[wáng]
[ wáng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 死:伤亡。死亡。
4.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wú ]1. 古同“无”,没有。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qì
[qì]
(1)(动)用具:瓷~|木~|~物。
(2)(名)器官:消化~。
(3)(名)度量;才能:~量|大~晚成。
(4)(动)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