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赎罪
【拼音】:lì gōng shú zuì
【注音】:ㄌ一ˋㄍㄨㄥㄕㄨˊㄗㄨㄟˋ
【词性】:成语。
【简体】:立功赎罪
【繁体】:立功贖罪
词语解释立功赎罪lìgōng-shúzuì。(1)以行动和建树功绩来抵偿罪过。
基础解释赎:补偿,抵消。用立功的方式来抵消或补偿所犯的罪过。
引证解释⒈建立功劳以弥补罪过。引明张居正《与蜀抚曾确庵计剿都蛮之始书》:“若其人果可用,不妨特疏留之,立功赎罪;如不可用,则当别授能者。”
释义以立功来抵偿罪过。
综合释义赎罪:抵销所犯的罪过。以立功来抵偿罪过。赵衰应曰:“当革职,使~。”◎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
网友释义立功赎罪,以立功来抵偿罪过。
汉语大词典建立功劳以弥补罪过。明张居正《与蜀抚曾确庵计剿都蛮之始书》:“若其人果可用,不妨特疏留之,立功赎罪;如不可用,则当别授能者。”
国语辞典建立功劳以抵偿罪过。
辞典修订版建立功劳以抵偿罪过。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二出》:「斩周弁恐伤驸马之心,不如免死,立功赎罪。」《东周列国志.第四零回》:「当革职,使立功赎罪。」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建立功劳以抵偿罪过。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十二出:斩周弁恐伤驸马之心,不如免死,立功赎罪。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当革职,使立功赎罪。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赵哀应曰:‘当革职;使立功赎罪。’”
其他释义赎罪:抵销所犯的罪过。以立功来抵偿罪过。
1.他向公安机关提供了大量线索,确有立功赎罪的表现。
2.侦查人员要乘胜追击,不依不饶,穷追不舍,并且要紧扣其心理,宜讲揭发他人,立功赎罪,从而减轻罪责的思想,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讯问对象土崩瓦解,彻底投降。
3.他主动交代了问题,并为彻底破案提供了大量线索,确有立功赎罪的表现。
4.为了立功赎罪,他主动要求去山里做艰苦工作,以求得心里能安稳一些。
5.那个犯人正在立功赎罪。
6.三法王冷不防教主大发雷霆,惊得走三魂,失七魄,扑通一声,俱都跪地,惶惧道“属下无能,恳请圣教主息怒,准许属下立功赎罪。
7.他正努力想立功赎罪,取得大家的谅解。
8.公璞现在只需写一张手令,征典韦为死士,往军中效力,立功赎罪,典韦所有罪行即可消除。
9.所幸杜预跟皇室有婚姻关系,是司马炎姑姑平陆公主的丈夫,按照晋朝法律在赦免之列,又经人说和,这才获得赦免,准他以后找机会立功赎罪。
10.风姑本就抱着立功赎罪的想法,打起来格外阴狠,频频放出飞刀暗器,令刘衡十分困扰。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gōng
[gōng]
(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
(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
(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
(4)(名)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读音:shú
[shú]
(1)(动)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
(2)(动)抵消;弥补(罪过):~罪。
读音:zuì
[zuì]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