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柳
【拼音】:jīn chéng liǔ
【注音】:ㄐ一ㄣㄔㄥˊㄌ一ㄡˇ
【结构】:金(上下结构)城(左右结构)柳(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基础解释《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引证解释⒈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引《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宋李清照《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贤寧无半千,运已遇阳九。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网络解释金城柳《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综合释义《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宋李清照《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贤寧无半千,运已遇阳九。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网友释义警察喋血,用血肉之躯保卫了大动脉的畅通无阻,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一个另人敬仰的英雄集体,警匪之间展开了生与死的决斗。本部书是以一个基层派出所为载体,反映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铁路警察的工作和生活。路遥是一个年轻的派出所长。在他上任一年多时间里与犯罪集团铁老大之间的斗争逐渐白热化。他以公安战士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带领着全所民警最终揭露了一个长期隐蔽在铁路内部特大犯罪集团,抓获了匪首铁老大。
汉语大词典《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宋李清照《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chéng
[chéng]
(1)(名)城墙:~外|万里长~。
(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
(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
读音:liǔ
[liǔ]
(1)(名)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
(2)(名)二十八宿之一。
(3)(名)(Li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