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行书
【拼音】:páng xíng shū
【注音】:ㄆㄤˊㄒ一ㄥˊㄕㄨ
【结构】:旁(上下结构)行(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
【简体】:旁行书
【繁体】:旁行書
词语解释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旁行书[pángxíngshū]⒈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
引证解释⒈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引《新唐书·隐逸传·陆羽》:“﹝陆羽﹞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康人﹞习旁行书。”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人年七八十,幸身康宁,当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繙贝多旁行书,与三生结愿。”
综合释义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新唐书·隐逸传·陆羽》:“﹝陆羽﹞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康人﹞习旁行书。”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人年七八十,幸身康宁,当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繙贝多旁行书,与三生结愿。”唐时称横写的外语文书为「旁行书」。《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陆羽传》:「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
汉语大词典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新唐书·隐逸传·陆羽》:“﹝陆羽﹞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康人﹞习旁行书。”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人年七八十,幸身康宁,当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翻贝多旁行书,与三生结愿。”
国语辞典唐时称横写的外语文书为「旁行书」。旁行书[pángxíngshū]⒈唐时称横写的外语文书为「旁行书」。引《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陆羽传》:「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
辞典修订版唐时称横写的外语文书为「旁行书」。《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陆羽传》:「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
其他释义1.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
1."四十不官拥皋比,男儿怀抱谁人知?""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对学了横写的外国文字(旁行书)很不是滋味。
读音:páng,bàng
[páng]
[ pá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 bàng ]1. 古同“傍”,靠。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