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名
【拼音】:yǎng míng
【注音】:一ㄤˇㄇ一ㄥˊ
【结构】:养(上下结构)名(上下结构)
【繁体】:養名
词语解释1.保养名声。2.博取虚名。养名[yǎngmíng]⒈保养名声。⒉博取虚名。
基础解释保养名声。博取虚名。
引证解释⒈保养名声。引《荀子·正名》:“无埶列之位而可以养名。”《汉书·朱博传》:“齐郡舒缓养名。”颜师古注:“言齐人之俗,其性迟缓,多自高大以养名声。”⒉博取虚名。引《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捐实事以养名者,官长所夙夜也。”李周翰注:“实谓政化之美,日以损之;名谓虚誉之名,日以养之。”
网络解释养名养名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保养名声;博取虚名。
综合释义保养名声。《荀子·正名》:“无埶列之位而可以养名。”《汉书·朱博传》:“齐郡舒缓养名。”颜师古注:“言齐人之俗,其性迟缓,多自高大以养名声。”博取虚名。《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捐实事以养名者,官长所夙夜也。”李周翰注:“实谓政化之美,日以损之;名谓虚誉之名,日以养之。”
汉语大词典(1).保养名声。《荀子·正名》:“无埶列之位而可以养名。”《汉书·朱博传》:“齐郡舒缓养名。”颜师古注:“言齐人之俗,其性迟缓,多自高大以养名声。”(2).博取虚名。《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捐实事以养名者,官长所夙夜也。”李周翰注:“实谓政化之美,日以损之;名谓虚誉之名,日以养之。”
1.一边的雷宇晴听她骂自己的哥哥,本来哥就没错,是代人受过,雷宇晴就不爽了,还被骂,不由回骂道:“死疯子,你以为别人都和你一样,没教养,名字可以随便改?”。
2.今年通过本报的报道得知活动继续进行,他惊喜地发现那株一叶荻在古树认养名单上“榜上有名”,就直奔南京绿都义务植树中心办理了认养手续。(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3.今年通过本报的报道得知活动继续进行,他惊喜地发现那株一叶荻在古树认养名单上“榜上有名”,就直奔南京绿都义务植树中心办理了认养手续。(www.chazidian.com/zj-306721/查字典养名造句)
读音:yǎng
[yǎng]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读音:míng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