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
【拼音】:xún dào
【注音】:ㄒㄨㄣˊㄉㄠˋ
【结构】:循(左右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遵循正道。循道[xúndào]⒈遵循正道。
引证解释⒈遵循正道。引《荀子·尧问》:“方术不用,为人所疑,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唐韩愈《顺宗实录三》:“居惟保和,动必循道。”
网络解释循道循道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úndào,基本意思是遵循正道。
综合释义遵循正道。《荀子·尧问》:“方术不用,为人所疑,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唐韩愈《顺宗实录三》:“居惟保和,动必循道。”循道[xúndào]
汉语大词典遵循正道。《荀子·尧问》:“方术不用,为人所疑,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唐韩愈《顺宗实录三》:“居惟保和,动必循道。”
其他释义1.遵循正道。
1.富贵皆人所欲也,虽有君子之行,犹有饥渴之情。君子耐以礼防情,以义割欲,故得循道,循道则无祸。小人贪利之欲,逾礼犯义,故得苟佞,苟佞则有罪。夫贤者,君子也;佞人,小人也。君子与小人本殊操异行,取舍不同。
2.此掌谙循道家自然之法,饱含阴阳之力,任你疾风聚雨,千斤之力,我亦危然不惧,以柔制刚。
3.圣公会,循道卫斯理和长老教会所有既定任务,在中国各大中心。
4.以往有人把近代基督教新教循道公会在黔滇川多民族地区传播并引发广泛的社会改革运动,笼统归之于外国传教士的作用。
5.寺在支硎古刹之南,循道而上,寺藏深树,山门寂静,地僻僧闲,见余两人不衫不履,不甚接待,余等志不在此,未深入。
6.遵循道德的人其实很自私,因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
7.那天,安娜给西弗吉尼亚格拉夫顿的安德鲁斯循道宗圣公会教堂送去500朵白色康乃馨。
8.与成立卫理公会于1939年由该国北部和南部分行及循道卫理新教徒,留尼汪岛达到了。
9.中华循道会于1913年创办的华英中学,1938年秋日军侵占佛山后迁往香港,1941年底再迁曲江县,1945年迁回原址。
10.此掌谙循道家自然之法,饱含阴阳之力,任你疾风聚雨,千斤之力,我亦危然不惧,以柔制刚。(https://www.chazidian.com/zj-105655/造句)
读音:xún
[xún]
(动)遵守;依照;沿袭:因~守旧|~环|~理|~序渐进。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