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翦烛
【拼音】:xī chuāng jiǎn zhú
词语解释犹言剪烛西窗。指亲友聚谈。语出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基础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综合释义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语出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明陈汝元《金莲记·便省》:“待歸來細問當年事,有誰念殘香冷膩,共話卻潦倒西窗翦燭時。”
国语词典与亲友于夜晚聚谈。参见「剪烛西窗」条。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读音:chuāng
[chuāng]
(名)窗户、房屋、车、船等通气透光装置。
读音:jiǎn
[jiǎn]
(名)姓。
读音:zhú
[zhú]
(1)(名)火炬。
(2)(名)蜡烛:~光|~台|火~。
(3)(动)〈书〉照亮;照见:火光~天|洞~其奸。
(4)(量)俗称多少烛的电灯泡;指灯泡的瓦特数(并不是烛光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特的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