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屋
【拼音】:hàn niú chōng wū
【注音】:ㄏㄢˋㄋ一ㄡˊㄔㄨㄥㄨ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同“汗牛充栋”。汗牛充屋[hànniúchōngwū]⒈同“汗牛充栋”。
基础解释同“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藏书极多。
引证解释⒈同“汗牛充栋”。⒈同“汗牛充栋”。成语解释汗牛充屋
网友释义汗牛充屋,成语,典出《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八〈柳宗元二十·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是说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遂以“汗牛充屋”等形容著述或藏书极多。同“汗牛充栋”。
汉语大词典同“汗牛充栋”。《汉语大词典》:汗牛充栋(汗牛充栋) 拼音:hànniúchōngdòng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诗:“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清昭梿《啸亭续录·元代稗史》:“宋人颇好著述,一代小说,几至汗牛充栋,今流传者尚不下数百种。”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生活书店所出版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出处清·方东树《〈切问斋文抄〉书后》:“非要非玄,而冗长并录,是《书》不止百篇,《诗》不止三百。非惟汗牛充屋,不能尽载,且适以罔道迷人。”
其他释义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读音:hàn,hán
[hàn]
[ hà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 hán ]1. 〔可(kè)汗〕见“可2”。
读音:niú
[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读音:chōng
[chōng]
(1)(动)满;足:~分|~足(多到能满足需要)|~其量(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计;至多)。
(2)(动)装满;塞住:~电|~耳不闻。
(3)(动)担任;当:~当|~任(担任)。
(4)(动)冒充:~行家。
(5)姓。
读音:wū
[wū]
(1)(名)房子:~顶|~脊。
(2)(名)房间: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