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绢
【拼音】:wú juàn
【注音】:ㄨˊㄐㄨㄢˋ
【结构】:吴(上下结构)绢(左右结构)
【繁体】:吳絹
词语解释古代吴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吴绢[wújuàn]⒈古代吴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
引证解释⒈古代吴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引《新唐书·地理志五》:“越州会稽郡中都督府。土贡……吴绢、丹沙、石蜜、橘、葛粉、瓷器、纸、笔。”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妙画临吴绢,清词洒蜀牋。”
网络解释吴绢吴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újuàn,是指吴地所产的绢。
综合释义古代吴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新唐书·地理志五》:“越州会稽郡中都督府。土贡……吴绢、丹沙、石蜜、橘、葛粉、瓷器、纸、笔。”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妙画临吴绢,清词洒蜀牋。”
网友释义吴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újuàn,是指吴地所产的绢。
汉语大词典古代吴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新唐书·地理志五》:“越州会稽郡中都督府。土贡……吴绢、丹沙、石蜜、橘、葛粉、瓷器、纸、笔。”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妙画临吴绢,清词洒蜀笺。”
其他释义1.古代吴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
读音:wú
[wú]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
读音:juàn
[juàn]
(名)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品:手~|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