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
【拼音】:hán huā
【注音】:ㄏㄢˊㄏㄨㄚ
【结构】:寒(上下结构)花(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寒华”。寒花[hánhuā]⒈亦作“寒华”。
引证解释⒈亦作“寒华”。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引晋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緑滋。”晋陶潜《九日闲居》诗:“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唐李颀《送李回》诗:“千巖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輦路中。”明汤潜《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网络解释寒花寒花: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亦作“寒华”。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晋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緑滋。”晋陶潜《九日闲居》诗:“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唐李颀《送李回》诗:“千巖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輦路中。”明汤潜《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汉语大词典亦作“寒华”。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晋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晋陶潜《九日闲居》:“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唐李颀《送李回》诗:“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明汤潜《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其他释义1.亦作'寒华'。2.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1.一年一天,难平难凡。一天一年,酸涩甘甜。来日可期,无须怅然。冬至大寒,花开春暖。心向山海,仁义宽善。感恩不迟,祝福饱满。
2.菊,迟开,最爱霜林耐岁寒。天寒花更香,岁晚弥芬芳,不与繁华竟,自知能洁白。君当如菊,笃行高洁显品格。
3.漠漠深寒花夜缟,婉娩流年,消得眉枯槁。
4.这种高尚的黄花晚节,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也作“寒花晚节”。
5.忽至春末夏初,天气不暖不寒,花红柳绿之时,当日沈秀侵晨起来,梳洗罢,吃了些点心,打点笼儿,盛着个无比赛的画眉。
6.寒露到了,你“寒”气外露:你有着广寒仙子的美貌,寒花晚节的品质,嘘寒问暖的体贴。祝你寒露快乐,露露更健康!
7.花开彼岸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醉里不知烟波浩,梦中依稀灯火寒。花叶千年不相见,缘尽缘生舞翩迁,花不解语花颔首,佛渡我心佛空叹。桃子夏
8.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9.帘钩风动月西斜,仿佛幽魂尚在家。呼到夜深仍不应,一灯如豆落寒花。
10.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读音:hán
[hán]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