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锋
【拼音】:sān chǐ fēng
【注音】:ㄙㄢㄔˇㄈㄥ
【结构】:三(独体结构)尺(独体结构)锋(左右结构)
【繁体】:三尺鋒
词语解释见“三尺青锋”。三尺锋[sānchǐfēng]⒈见“三尺青锋”。
基础解释见“[[三尺青锋]]”。
引证解释⒈见“三尺青锋”。
网络解释三尺锋1.见'三尺青锋'。
汉语大词典见“三尺青锋”。《汉语大词典》:三尺青锋(三尺青锋) 拼音:sānchǐqīngfēng指剑。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刘娘娘不索把三尺青锋赐,寇夫人他自拣一搭金阶死。”亦省作“三尺锋”。《雍熙乐府·粉蝶儿·归隐》:“武凭三尺锋,文成半纸缄。”
其他释义1.见'三尺青锋'。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chǐ,chě
[chǐ]
[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读音:fēng
[fēng]
(1)(名)(刀、剑等)锐利或尖端的部分:词~。
(2)(名)在前列带头的(多指军队):冲~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