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亭
【拼音】:lì xià tíng
【注音】:ㄌ一ˋㄒ一ㄚˋㄊ一ㄥˊ
【结构】:历(半包围结构)下(独体结构)亭(上下结构)
【繁体】:歷下亭
词语解释亭名。一名客亭。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环湖,风景殊胜。约建于北魏年间。历下亭[lìxiàtíng]⒈亭名。一名客亭。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环湖,风景殊胜。约建于北魏年间。
引证解释⒈亭名。一名客亭。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环湖,风景殊胜。约建于北魏年间。引唐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清杨揆《台城路·游大明湖》词:“歷下亭荒,鹊华山近,七十二泉争注。”林纾《明湖泛雨记》:“思见歷下亭访渔洋老人咏秋柳处。”
网络解释历下亭济南名亭之一,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亦称古历亭。1979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下亭位于济南市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东南隅岛上,岛面积约4160平方米,因历下亭是名闻遐迩的海右古亭。
综合释义亭名。一名客亭。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环湖,风景殊胜。约建于北魏年间。唐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清杨揆《台城路·游大明湖》词:“歷下亭荒,鹊华山近,七十二泉争注。”林纾《明湖泛雨记》:“思见歷下亭访渔洋老人咏秋柳处。”历下亭[lìxiàtíng]
汉语大词典亭名。一名客亭。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环湖,风景殊胜。约建于北魏年间。唐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清杨揆《台城路·游大明湖》词:“历下亭荒,鹊华山近,七十二泉争注。”林纾《明湖泛雨记》:“思见历下亭访渔洋老人咏秋柳处。”
其他释义1.亭名。一名客亭。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环湖,风景殊胜。约建于北魏年间。
1.这是清代何绍基在济南大明湖历下亭题写的一副对联。
2.中文意思:今晚,大家就坐在承载“历下亭”的这个小岛上,…(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历下亭造句)
3.中文意思:今晚,大家就坐在承载“历下亭”的这个小岛上,…【www。chazidian。com/zj-284432/造句网】
4.中文意思:今晚,大家就坐在承载“历下亭”的这个小岛上,…https://www。chazidian。com/zj-284432/查字典造句
读音:lì
[lì]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tíng
[tíng]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