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修
【拼音】:yù xiū
【注音】:ㄩˋㄒ一ㄡ
【结构】:聿(独体结构)修(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指秦汉时期的官职2.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学者3.作动词,指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聿修[yùxiū]⒈见“聿修”。
引证解释⒈见“聿脩”。
网络解释聿修聿修,是个多义词,一指秦汉时期的官职,二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学者,三作动词,指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另:藤萍的系列小说《九宫舞》中四权五圣之一,御史台御史中丞。
汉语大词典见“聿脩”。《汉语大词典》:聿脩 拼音:yùxiū亦作“聿修”。《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毛传:“聿,述。”聿本助词,后多训为“述”,因以“聿脩”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聿脩祖宗之志,思辑战国之苦。”吕向注:“聿,循;脩,治也。”《北史·周纪下·宣帝》:“朕以眇身,祗承宝运,虽庶几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钵罗耶伽国》:“今戒日王者,聿修前绪,笃述惠施,五年积财,一旦倾舍,于其施场,多聚珍货。”
其他释义1.见'聿修'。
1.迄于有晋,虽聿修前绪,而迹沦言废,蔑记于竹素者,焉可单书。
读音:yù
[yù]
(助)〈书〉用在句首或句中。
读音:xiū
[xiū]
1.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修剪。
4.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 长(
),高: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