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等之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等之

等之

【拼音】:děng zhī

【注音】:ㄉㄥˇㄓ

【结构】:等(上下结构)之(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同等;等同于。等之[děngzhī]⒈同等;等同于。

基础解释同等;等同于。

引证解释⒈同等;等同于。引汉王充《论衡·幸偶》:“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銛。同之木也,或梁於宫,或柱於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清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后行聘时,柳姬欲瞿回礼与正室陈夫人同,而瞿等之孺飴之生母。”

网络解释等之děngzhīㄉㄥˇㄓㄧ

综合释义同等;等同于。汉王充《论衡·幸偶》:“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銛。同之木也,或梁於宫,或柱於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清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后行聘时,柳姬欲瞿回礼与正室陈夫人同,而瞿等之孺飴之生母。”

网友释义děngzhīㄉㄥˇㄓㄧ等之 同等;等同于。汉王充《论衡·幸偶》:“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銛。同之木也,或梁於宫,或柱於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清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后行聘时,柳姬欲瞿回礼与正室陈夫人同,而瞿等之孺饴之生母。”

汉语大词典同等;等同于。汉王充《论衡·幸偶》:“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铦。同之木也,或梁于宫,或柱于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清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后行聘时,柳姬欲瞿回礼与正室陈夫人同,而瞿等之孺饴之生母。”

等之造句更多 >>

1.他将之定义为正当的自由为,在其他人据相同权利划定之范围内,依我等之意愿畅行无碍。

2.提供具质素之娱乐资讯节目如剧集,电影,新闻及儿童节目等之韩国频道。

3.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4.他们以资本主义的民权思想为武器,为人民争取平等之权,仿效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5.骨根不过中等之资,不过倒是可是将勤补拙!

6.在他眼前跳出来的资料上,除去平常状态和洞冥草看到的资料外,又多了一些技能、资质、成长、内丹等等之类的属性。

7.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

8.我们也发现在纸张纤维酵素水解反应过程中,亦会有包括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等之微量醣类产生。

9.奈王从五、陈继绍不惟怂恿易官不谕,且代禀思茅罗主,差提刑责掌,责收监伊等之伙党,暴虐、额外科派概置不论,兆又约同吕文彩等控经。

10.遥想当年仙帝的励精图治,我等之人是何等的激昂慷慨。

字义分解

读音:děng

[děng]

(1)(动)程度或数量上相同:~同。

(2)(动)等候;等待。

(3)(动)等到。

(4)(名)等级:优~。

(5)(名)种、类:这~事。

(6)(助)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我~。

(7)(助)表示列举未尽:我喜欢吃苹果、香蕉~~。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等之相关成语

等之相关词语

上一个:次之

下一个:假之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