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人种
【拼音】:bái sè rén zhǒng
【注音】:ㄅㄞˊㄙㄜˋㄖㄣˊㄓㄨㄥˇ
【简体】:白色人种
【繁体】:白色人種
词语解释即“欧罗巴人种”(928页)。白色人种[báisèrénzhǒng]⒈即“欧罗巴人种”。
基础解释即“欧罗巴人种”页。
网络解释白色人种白色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高加索人种,指具有特定体貌特征的一个人种,是体质人类学的概念。白种人是世界上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人种,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左右。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白种人原生地是欧洲、北非、西亚、中亚和南亚。而美洲和大洋洲的白种人主要是欧洲人后裔。“白种人”一词是人们过去对这一人种按显而易见的肤色作出的主观而不科学的称呼,实际上白种人不仅包含传统欧洲人,也包含肤色较黑但其他体质特征与传统欧洲人类似的南亚人,而且传统欧洲人内部,地中海地区的南欧人和其他环地中海地区的西亚人、北非人一样,也比北部的欧洲人肤色深。
汉语大词典即“欧罗巴人种”。
国语辞典世界三大人种之一。主要特征是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高鼻、多体毛、发色淡黄至暗黑不等、发长柔软微卷。原分布于北非、欧洲和西南亚等地,今分布于世界各地。白色人种[báisèrénzhǒng]⒈世界三大人种之一。主要特征是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高鼻、多体毛、发色淡黄至暗黑不等、发长柔软微卷。原分布于北非、欧洲和西南亚等地,今分布于世界各地。
辞典修订版世界三大人种之一。主要特徵是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高鼻、多体毛、发色淡黄至暗黑不等、发长柔软微卷。原分布于北非、欧洲和西南亚等地,今分布于世界各地。
1.已有的皮肤光学特性的资料均来源于离体皮肤标本或是经过数学模拟而得,而且这些资料主要来自对白色人种或黑色人种研究的结果,对黄色人种活体皮肤组织的光吸收特性的研究数据甚少。
2.博士说:相比来说,拥有大量肌肉的人群酶水平也比较高,男性比女性高,黑色人种比白色人种高。
3.报告指出,黑人发病率高于白色人种。研究者还观察到,发病率在种族之间的这种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小,但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4.卡扎菲,以其革命的形象,通过赞助并武装反种族隔离运动激励了南非人民对抗白色人种统治。
5.像白色人种一样,黑种人在许多方面已经表现为不同。
6.很早以前,白色人种一直歧视有色人种。
7.虽然非白色人种发生复发性尿感的机率小于白色人种,但她们反复发生耐药性感染的危险更高。
8.这是有利于草梅佐科罗纳点非常熟悉与布莱克本后,接着从看台上每个星期日白色人种。
9.白色人种的和黑色人种。
10.英国人属于白色人种。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sè,shǎi
[sè]
[ sè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zhǒng,zhòng,chóng
[zhǒng]
[ zhǒng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种差(chā)。
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
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
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种种。两种人。
5. 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 zhòng ]1.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种地。栽种。
[ chóng ]1.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