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苫枕戈
【拼音】:qǐn shān zhěn gē
【注音】:ㄑ一ㄣˇㄕㄢㄓㄣˇㄍㄜ
【词性】:成语。
【繁体】:寢苫枕戈
词语解释同“寝苫枕干”。寝苫枕戈[qǐnshānzhěngē]⒈同“寝苫枕干”。
基础解释同“寝苫枕干”,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
引证解释⒈同“寝苫枕干”。引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以大义言之,则公﹝鲁庄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不亦悖乎!”⒈同“寝苫枕干”。引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以大义言之,则公﹝鲁庄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不亦悖乎!”成语解释寝苫枕戈
其他释义表示时刻不忘报仇。同“寝苫枕干”。
近义词 寝苫枕干
1.考之于礼,仇不复则服不除,寝苫枕戈,无时而终。
读音:qǐn
[qǐn]
(1)(动)睡:废~忘食。
(2)(名)寝室:入~|就~|寿终正~。
(3)(名)帝王的坟墓:陵~。
(4)(动)〈书〉停止;平息:其议遂~。
读音:shān,shàn
[shān]
[ shān ]1. 草帘子,草垫子:草苫子。
[ shàn ]1. 用席、布等遮盖:车上苫块塑料布。
读音:zhěn
[zhěn]
(1)(名)枕头。
(2)(动)躺卧时把头放在其它东西或枕头上:~戈待旦。
读音:gē
[gē]
(1)(名)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2)(G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