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之情
【拼音】:gǔ ròu zhī qíng
【注音】:ㄍㄨˇㄖㄡˋㄓㄑ一ㄥˊ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⒈情:感情,情谊。像骨头和肉那样亲密的的情谊。指亲人间的深厚感情。成语解释骨肉之情
基础解释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网友释义骨肉之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gǔròuzhīqíng,指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孤亦何不待卿以骨肉之情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其他释义情:感情,情谊。像骨头和肉那样亲密的的情谊。指亲人间的深厚感情。
1.不杀,并不代表不降罪,陛下大可以下旨,说其大逆不道,而陛下念骨肉之情,将其驱逐出去,至于驱逐出哪里,当然是越远越好!
2.伦理纲常有定论,骨肉之情不可分,断子唯有凭血缘,龙儿理应归夫人。
3.岂料数年之后,只因过于看重骨肉之情,只因过于溺信嫡亲兄弟,竟落得了个血溅宫闱、神器旁落的结局。
4.罗婧妤飞身退后数丈,突然对吴方心生敌意,看来这骨肉之情,是永远胜过其它感情的。
5.这是我阿妈给我的东西,看到了这个香袋,兴许我阿爹和阿妈会念着骨肉之情,不为难司徒大哥。
6.孙坚不念骨肉之情,阿香无法动弹,任凭他差遣。
7.危急时刻,周逢甲却想到自己极其痛恨的大儿子——周皆伤,这是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明,骨肉之情,终究是无法割舍的。
8.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
9.她对兄长怀有真正的骨肉之情。
10.要不是尚念着一点骨肉之情,我恐怕也早就被我父皇杀了。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读音:ròu
[ròu]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qíng
[qíng]
(1)(名)感情:热~|无~|温~。
(2)(名)情面:人~|讲~|托~|求~。
(3)(名)爱情:~书|~话|谈~。
(4)(名)情欲;性欲:春~|发~期。
(5)(名)情形;情况:病~|军~|实~|灾~。